VR科技的人机互动模拟游戏:模拟驾驶飞机。
可在水下游动的电子鱼。
一名小朋友在跟机器人互动。VR虚拟教室、野战排游戏、直升机体验、三星S7、裸眼3DBox、大鹏看看、GearVR3、真人射击、虚拟售楼处样板房……7月7日,2016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下称“电博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会场上,各类VR新奇设备应有尽有。戴上特殊的眼镜头盔,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次虚拟世界的幻境游。今年以来掀起的一股“VR科技热”,让不少人看晕了眼球,记者调查了解到,单单一副VR眼镜,标价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万元不等。随着VR设备逐渐走向教育、游戏等行业应用,在火爆的市场面前保持头脑清醒至关重要。
现场电博会上掀起“VR热”
哎呦,晕了晕了。”在7日开幕的电博会上,最热闹的展位就要属各个VR展区了,“我们听说有好多好玩的,就带着孩子一起来了,就跟一个大型游戏城似的。”家住崂山区的王女士在现场说。
随着VR硬件的逐步普及,VR领域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本届电博会也首次开设VR展区。“金东、黑晶等国内知名VR企业带来了当下最新研发的VR成果。互联网巨头谷歌带来了采用VR技术展示起针对跨境电商的精准解决方案。参观者可以在VR展区体验VR技术的神奇,只要戴上头盔就能迅速进入另一个世界。”电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6年又被业内称为VR元年,VR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作为全国知名消费电子类展会,我们也邀请到了全国顶尖的VR硬件和内容生产企业,为参观者带来一场VR盛宴。”
“我们玩了野战排游戏,体验了飞车、直升机,还玩了VR眼镜,把自己的手机放进去就能看3D电影,真是不可思议。”王女士带着孩子玩嗨了。记者了解到,本届电博会参展商可谓“大鳄云集”,三星、HTC、大鹏、PICO等全球顶级VR企业将携最新产品亮相,三星S7、裸眼3DBox、大鹏看看、GearVR3等近20件VR设备向观众开放。
体验记者签名秒变3D立体图
看大家玩得兴高采烈,记者也忍不住尝试了一把VR设备中的虚拟游戏。“这款应用教程是为小朋友学画画准备的。”前来参展的北京黑晶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赵文龙告诉记者,“从外表看起来似乎跟普通的教材没啥区别,但是无论是设备还是纸张,我们都应用了AR技术。只要在图上完成绘画作业,用手机扫一扫图像,就可以在手机中生成一个3D图像,可以触摸可以放大缩小,方便课堂展示及分析优缺点。”
记者现场为一艘帆船涂上了颜色,并写上了“半岛都市报”的字样,现场工作人员使用手机扫了一下记者绘制的图片,在手机中马上呈现出一个3D图像,图像中的颜色字样和记者绘制的平面图片一模一样,现只需2秒钟就实现了平面图像到三维动画的转换。
在AR展区,广州市达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志明拿着手机在售卖衣服的图片上一扫,立马就能展现动态的衣服款式、现场介绍等,“这就是用的AR技术增强现实,把平面图变成立体的效果,然后进行片源的转换,消费者下载名称为AR的APP就可以体验在商场的效果。”
“一副眼镜加一个手柄,就可以生成一个无限精彩的世界。”看起来,这句话像一句虚幻的畅想,但是在电博会上已经成了现实。“我们今天制作的造型是一个直升飞机,下面的支架至关重要,直升机飞行起来,就是靠着这些支架给观众一个身体上的感官体验。”现场一家名叫Pico的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观众需要戴上的只有一个头盔眼镜。”记者现场体验了这个直升机“野战世界”,画质比较清晰,但是一圈下来感觉有点眩晕,“现在还不能长时间戴VR眼镜,可能会感觉身体不适。”工作人员介绍说。
接下来记者体验了一处“虚拟样板间”,VR眼镜外接HTC设备,整体画质非常清晰,但是由于校准出现错误,导致记者在眼镜中看到的镜像是半截身体处于“地下”,样板间的地面上升到了记者的胸部。“如果需要校准的话,需要把设备关机,进行重新开机校准,这个需要一段时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Google展区,戴上VR设备就可以看到国外厂房的实体场景,“以前外贸企业走出去寻找合作客户都需要实地考察国外的厂房,而有了VR技术加上Google地图,厂房所在的街道、周围的环境啥样,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新华锦信茂环球国际贸易公司跨境贸易综合平台CEO刘方义说。
调查一副VR眼镜几块钱就能买到
除了电博会上亮相的VR设备之外,在动漫产业园金东总部的VR实验室里,已经可以体验到多个虚拟现实地产应用:戴着头盔结合手柄在虚拟房间里自由行走、甚至“拿起”桌上的水果;在封闭的盒子里体验全3D样板间或者园林;戴着头盔乘坐4D座椅飞行在地产项目的上空……
这些实验室里的设备到底有哪些应用呢?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VR设备在游戏、教育、商业销售、房地产等行业应用较多,个人购买主要是相对低端的VR产品,“很多人都关心,是不是买一个VR设备就可以在家躺着看3D大片了,其实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功能。”
不仅看电影,游戏领域已经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现在很多商业综合体都设有大型的游戏设备,其中VR设备占重要部分。”业内人士介绍说,“在教育产业方面,青岛部分中学已经开始铺设VR虚拟教室,取代传统的多媒体教室,青岛十五中已经开始使用。”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个虚拟教室15个座位,需要40万元的投资,折合一个座位造价约2.7万元。“这是比较好的VR设备了,还有更贵的是那种接入PC端的,体验更好。”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相对而言的就是各种低廉的VR设备了,从网上购买一副VR眼镜,最低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纸做的那种几块钱就能买到,那种跟几千块钱上万元的设备肯定没法比较。”
除此之外,技术、内容也是目前VR设备面临的难题,“很多做VR的厂商都是东拼西凑。”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未来的VR产业需要原创的内容和技术。”
■专家“VR元年”发展空间仍需拓展
按照规划,借助北航青岛研究院、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和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创新协同中心等载体落户,崂山区将倾力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之都”,规划建设虚拟现实产业小镇,打造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链,力争用5至7年的时间聚集1000家相关企业,形成产值达到一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
“未来肯定是有发展空间的。”从2016年开始,人们对虚拟现实的关注飙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Oculus、HTC、Valve、索尼、微软、谷歌、脸书等知名公司先后涉足虚拟现实领域,在他们的身后,是一个由开发人员、设计人员,以及对虚拟现实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们所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在中国,腾讯、百度、乐视酝酿已久高调入局,阿里巴巴也成立虚拟现实实验室,正式进军虚拟现实领域,并首次对外透露集团VR战略,尝试VR购物体验。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
“现在整个产业还是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VR硬件的大范围普及,其应用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泛。虚拟现实智能设备未来形式将丰富多样,不仅局限于头盔眼镜、手柄,并最终走进普通市民的生活。
■名词解释
VR技术,即虚拟现实,简称VR,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AR技术,即是增强现实技术,可实现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本版文/本报记者郭振亮娄花图/本报记者王滨
新闻推荐
7月7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青岛二中在二中学术报告厅联合举行“法律课题结题暨新课题对接会”,35名同学组成的5个课题组分别就各自开展的法律研究课题作了报告和答辩,市中院高广鹤法官进行...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