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艺术造诣奇高,主题绘画创作融中西之长,艺术风格浑厚朴实,空灵俊朗;他,静心于绘画创作,专注于学术研究,是位艺术“隐士”更是执着的学者,他,就是画家宋磊教授。作为山东半岛地区唯一拥有国家美术界最高学术头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的他,在公众视野里很低调,但作为艺术造诣精深的主题性画家,他的作品却被众多国内收藏家所青睐。
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举
作为国内知名的画家,宋磊一直从事绘画创作和理论研究,其主题性绘画创作融中西绘画之长,具有浑厚朴实,空灵俊朗的艺术风格。作品曾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6项。其中中国画作品“庐乡的回忆”、“故园秋草”等先后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美术专业最高学术奖项“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题性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大奖、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文艺奖评审委员会主办的“泰山文艺奖”二等奖(青岛地区中国画专业领域连续七届所获得的最高级别奖项)、“山东省美术创作奖”、“山东省艺术科学成果奖”等。多件作品入选文化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国家级展览,并被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美协等专业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等权威辞书收有“宋磊”辞条。
“他是一位执着的学者,也是一位可敬的院长。”这是青岛农业大学师生对宋磊的评价。宋磊教授一直以先贤黄宾虹、傅抱石等为榜样,坚持在创作的同时开展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专著4部,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百家》、《美术观察》、《国画家》等出版发表论文多篇,他对明代绘画巨匠、“南陈北崔”之崔子忠的研究成果,对健全中国绘画史、山东美术史以及山东省、青岛市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美术界少有的创作与理论研究并举的画家。据悉,宋磊最近正在整理前几年所画的一部分中国画写意作品,准备结集出版,此外,他对“南陈北崔”之崔子忠研究进入新阶段,今年年底也打算结题出版。
“把青岛打造成书香贵族城市”
①宋磊。
②宋磊作品《著书图》。
③宋磊作品《新疆少女》。
中国美术家协会专业艺术委员会委员,这是国家美术界最高的学术职衔,宋磊是半岛地区唯一、山东省仅有的六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专业艺术委员会委员之一。“您对青岛文化发展有何看法?”宋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市美术的发展应该放在中国美术发展的框架中来论述,但它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目前,中国美术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少了五四运动的狂热和对西方艺术的崇拜,多了一份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开始考虑民族美术真正的去向。青岛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都市,他最初的城市基因是西方的,发展至今这种影响仍很重。青岛缺乏像西安等城市那样的延续的国学文化历史,其文化特征是跳跃、多元的,尊重这种历史,是振兴青岛美术发展的基础。
“美术提升人的精神品格,人的精神品格塑造是第一位的,十年育树,百年树人,要使我们的市民有文化教养、审美力,其他都是枝节问题。振兴青岛美术不是靠获几个奖、搞几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沉下心一代代做下去。不搞统一标准,不剑走偏锋,不搞噱头,扎扎实实重视城市审美品格的建立,把青岛打造成为书香贵族城市。”宋磊表示,有城市精神品格才有艺术上的自信,才能在艺术的方方面面形成自己的面貌。蔡元培先生当年提出以美术代宗教,重塑国人精神值得我们深思。
②
[名家对话]
线描艺术:笔简气壮,景少意长
简练的线条,单纯、简洁、高雅,犹如马蒂斯的《少女》、罗丹的《人体》,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我所仰慕的线描艺术是建立在写实基础之上,由感觉牵引走向理想之美的东西,它介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包孕自然精神和个人情感,以及由此带来的与自然的和谐。”宋磊说,为表达简洁、肃穆、高雅的情调,他只关注与整体形态、气韵有关的东西,并使之纳入理想的线条形式之中,以达到“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的境界。
今年初,《宋磊线描艺术》出版与读者见面,受到学术界及高校同行各方赞誉,特别是年轻的艺术爱好者,对之更是爱不释手。“翻开宋老师的作品,每个人物都鲜活地站在你眼前,通过线条,你能清楚地感受主人公的一切,也许是不安、也许是紧张、也许是期待……格调极其高雅。其实这本书对我个人来说还是非常实用的线描教科书,我很受益。”一位艺术学院的学生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人体线描,宋磊认为,人体是自然造物法则的最高体现,人体形态的起伏跌宕,犹如自然在呼吸;线条的长短曲直,演奏着音乐般的旋律;青葱指、白玉臂、袅袅腰肢、丰臀美乳,寄生着“形而上”的典雅美感,凡夫俗子看到的是肉欲,画家感受的却是生命的呼吸。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超越世俗卑微,升华至清明的艺术境界。
学养是中国画的根,情操境界是中国画品第的根本,只有精神品格、笔墨技巧、鉴赏能力全面发展,才能攀登艺术高峰,成为一代大师。这是宋磊的观点,也是他正在实践的目标。
人物简介:宋磊,著名画家、教育家、学者,现任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展览评委。
③
Q:很多人都说约您出席活动很难,是位“隐士”,您怎么样看待这种说法?
A:如果是名利场的社交活动、“学术”活动,我的确参与很少,如果说“隐士”是指游离于当下浮躁的学术、社会环境之外,那我同意这种说法。
Q:有人说当前中国画界追逐名利的现象很重,您怎么看?
A: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要产生的结果,名利容易迷惑画家的心志,失去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艺术责任。不过,艺术家有各自的定位,社会也需要不同层次的绘画作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必划一。只是文化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向高端引导,要懂专业,不能拜金,人云亦云。而收藏家也要明白:以牟利为目的的作品,其升值传世的可能几乎为零。
Q:你如何看待画家卖画?
A:画家也要生活,卖画没有错,问题是出售的作品必须要有品位和质量,因为作品一旦流传出去,就具有了公共性,它们会对社会和人的审美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绘画的长处不在于牟利,画家挣钱永远比不上商人,但在精神品格凝练等方面,却具有其他行业所不具有的优势。芭蕉和尚示众云:“尔有拐杖子,与尔拐杖子,尔无拐杖子,夺尔拐杖子”,画家应该做自己本分的事情,舍长就短对于画家是不明智的。
本版文/本报记者陈天图/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走进国开走向大学 2016年高考青岛国开第一中学喜讯频传,多位学生考入清华、复旦等名校
现在走在校园里,心情已然不同。黑板、课桌、食堂、宿舍依旧如初见时的模样,忙碌紧张的高三生活仿佛就在昨天,可是我们已经毕业了。”近日,在青岛国开第一中学,陆续有学生返回母校领取大学录...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