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成朋友圈热议话题。翻看近期的朋友圈、网络话题,无不被“半年”一词所占据,相应的如“再见上半年”、“下半年要更加努力”等“半年论”相继出现。近日,记者采访了青岛中央商务区内的部分白领,他们有的认为制定“半年计划”可以帮助工作进步,表示支持,有的则是认为过多关注“半年”话题太过形式,毫无必要且表示了反对态度。
支持者<<<
为工作制定“半年计划”
“过去确实没有‘半年论\’这一说,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喜欢,半年的时间过去得很快,我们纪念一下也是很正常。”对于今年27岁的曹莹莹来说,半年的工作时间过得很快,而她也经常以半年为期限,给自己制定工作目标。
至于目标完成得如何,曹莹莹笑着说道:“其实给自己制定‘半年计划\’的目的多是为了勉励自己,以较短的半年时间来激励自己工作进步,至于实现与否,结果并不重要,毕竟自己为了目标努力了半年的时间,在下半年就会更有动力去实现它。”
“半年宣言”释放压力
除了“半年计划”,我们还经常会在朋友圈中看到“半年宣言”,所谓的“半年宣言”就是借着对上半年的时间说再见的机会,把过去的事情放下,且有种重新开始的意思,那么受访者对“半年宣言”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我认为‘半年宣言\’是一种调整自己的形式,把上半年的工作烦恼和生活问题抛掉,整理心情为下半年而努力,而在朋友圈发状态也是宣泄的一种方式,这种‘半年宣言\’的潮流很适合年轻人,就像做年终总结一样,并没有什么坏处。”今年26岁、在中海大厦上班的翟惠说道。
反对者<<<
不应过于“形式主义”
相对于支持者,受访者中的反对声也不少,且多是“太重形式”、“浪费精力”等观点,更有甚者认为“半年论”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影响甚小,毫无意义。
“还没到七月份,就看到朋友圈各种感叹‘半年轮\’,感觉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随波逐流,并不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多大帮助。”对于今年32岁的理财团队经理顾晓鹏来说,或许因为自己年纪偏大,对于如“半年告别”此类的话题并不感冒,反而觉得应该把重心放在对工作的反思上面,他说:“一味的宣泄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或许对于年轻人来说比较有意思,但如果不能进行反思,便不能给自己带来帮助,我们应该思考半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是否能够总结出经验,形式主义要不得。”
过多关注负担加重
“除了形式主义,我认为过多关注类似‘半年论\’的话题,会给自己带来额外负担,反而不能舒缓压力。”在卓越大厦上班的活动设计林语薇告诉记者,虽然身边许多朋友和同事都在讨论关于“半年”的话题,但自己也是一听而过,在她看来,即使是给自己制定好了半年计划,如果实现不了,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压力,对于诸如此类的“半年论”的话题,听听、看看便罢。
“看到不少人都在给自己做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却鲜有能完成的,这样反而给自己压力,倒不如踏实筹划下一步的计划,毕竟一个话题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还是得靠自身努力。”林语薇说。
分析<<<
年轻白领更关注“半年”
虽然受访者有部分人反对过于关注“半年论”的话题,但多数人还是表示支持或可以接受,且支持者多为年轻白领,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热议话题,可以接受,也可以借之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情怀,更符合年轻人的心理,也能给平日单调的工作带来些许乐趣。
“我参加工作也刚好半年的时间,对于我来说这半年很有意义,适当纪念一下也是可以的。但除了我们这些年轻白领,其他人或许不会过多关注这类话题,不过对年轻人来说,确实会有各自不同的意义。”今年22岁的公关顾问林敏说道。
文/图本报记者尹昊
新闻推荐
杨德仁向记者展示以前的粮食供应证。当皱纹慢慢爬上人们的脸,过往的辉煌便随着时代的更替被深深地掩埋;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昔日的湛山百货商店便永远化作了一丝记忆、几缕青烟,久久萦绕老...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