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新型农民成为水肥一体化应用主力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6-07-26 16:06   https://www.yybnet.net/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同时还面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任务。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管道将灌溉与施肥结合,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省力等多种优势,同时,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因此,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势在必行。

最近几年,很多种植面积大、种植水平高的新型农民,已经开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并且达到了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目的。

借助水肥一体化,

农业提质增收

临朐县山旺镇赵家庙村的赵安臣,今年60岁,是当地有名的樱桃种植大户。他从20年前就开始种樱桃,是当地最早的大棚樱桃种植户。现在,他种着10亩露地樱桃和6亩大棚樱桃。由于樱桃口感好、个头大,最早上市的大棚樱桃卖到20多元一斤,今年收入近30万元。“上市时间和口感影响着樱桃价格。上市早的樱桃价格高,而同一时间上市的,口感好的也会比口感差的高出一大截。”赵安臣说,“尤其是大棚樱桃,连续两年使用滴灌,长出来的樱桃确实不一样。”

赵安臣表示,以前樱桃浇水、施肥都很粗放,全凭经验。从去年开始,他结合滴灌,同时配合施用高端水溶肥。樱桃不但上市提前,而且个头儿大,甜度高,客户都愿意收。

寿光市台头镇前赵埠村种地大户徐本文今年种了105亩胡萝卜,现在全部安装了滴灌管道。据他介绍,以前都是大水漫灌,很容易导致胡萝卜分叉和开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胡萝卜几乎卖不出去。采用滴灌后,由于肥水供应比较均匀,并且浇水频率高了,胡萝卜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分叉、开裂等情况也变得非常少了。

节约人工,

降低农业投入成本

作为胡萝卜种植大户,徐本文表示,如果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人工撒施肥料,两个人最多能管理10多亩胡萝卜。使用滴灌后,大大节省了人工,100多亩地,浇水、施肥这些环节两个人就能管理过来。

徐本文说,当地人工费每天200元左右,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每亩地节省的人工成本就有四五百元。“由于全部安装了滴灌管道,从2月份种植开始,除了6月份拔萝卜环节需要雇人,浇水、施肥等环节都是两人管理。”

青州市高柳镇东朱良村蔬菜种植大户丁淑亮的大棚,也全部采用滴灌技术。“拿大棚圆茄来说,一般都是在8月中旬定植,一直持续到来年6月。种茄子比较费工夫,每天都要授粉、抹茬,间隔四五天还要摘茄子。”他说,“采用滴灌后,只要打开电源,水会把肥料送到每一棵茄子根上,到了时间关上电源就行,不用人盯着浇水,大大节省了人工。”

服务要配套,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才便捷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山东省化肥施用总量463.5万吨(折纯),占全国化肥施用量的8%,亩化肥用量27.2公斤,高出全国平均5.3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的3.4倍,过量施肥严重,化肥利用率低。

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刘延生表示,目前山东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已经达到100多万亩。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新增650万亩,达到750万亩。他认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需要水溶肥料、灌溉设备、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强力支持。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李俊良表示,不少经济作物种植区的农民,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多人就弃之不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与农民施用方法不当有关,也与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有关。“推广水肥技术一体化,除了加强技术培训,相关企业还要加强服务,农民使用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能随时联系技术人员来解决。”

新闻推荐

莒南小伙靠创意点亮农业

夏日炎炎,莒南县大店镇九峰山建设现场却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我正在规划建设高档次的多肉植物创意景观棚,探索北方多肉栽培的观光旅游新模式。”在多肉植物种植区,莒南小伙马少华一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新型农民成为水肥一体化应用主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