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9月8日7时许,在青岛229路公交车上,58岁的男子孙某因同车男学生李某未及时给老人让座,与李某发生口角,随后对李某进行殴打。9月12日晚,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发布通报称,事发后当地成立专案组开展工作,目前孙某被依法治安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9月14日《北京青年报》)
本来,让不让座是道德与礼仪方面的现象与问题,司法部门无须干预。男子孙某自以为是道德高人,因男生李某未及时给老人让座,与其发生口角并动手殴打李某,显然是把让座现象无限制地上纲上线了,殴打学生则是恃强凌弱,乱发淫威,比不让座行为可恨。警方拘留和处罚孙某,彰显了法治权威,维护了公平正义。
公交车是个浓缩的社会,让座是一种道德义务,不让座是个人的权利。乘坐公交车,提倡给老弱病残孕等主动让座,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爱心,以文明的方式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不过,提倡让座也应顾及乘客的实际情况,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让不让座,才符合倡导文明让座的本意。如果以舆论攻势或者强势的粗暴行为,逼迫乘客让座,既误解了提倡文明让座的意思,不文明的粗暴行为,也涉嫌违法犯罪,更难以激发市民内心深处的耻辱观和文明欲望。
“青岛学生在公交车上让座被打”的视频之所以在网上热传,证明了人们对绑架式让座的不满与反对。谁也没有权利强行要求别人让座,年龄更不是强行要求给老弱病残孕群体让座的绝对理由。大多数人能够理解提倡让座的含意,充分理解与包容他人是否让座的选择权,就是道德理性与法制理性占了上风。
新闻推荐
青岛是个有着咖啡香的城市,无论是浪漫文艺的大学路,还是人来人往的市中心,哪怕是嘈杂喧闹的旅游景点,都能有那么一些好的咖啡店大隐隐于市。而旅游旺季的褪去也使得这些充满情调的咖啡店安静下来,这种...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