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岛市召开2018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去年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今年工作打算。去年,全市食品评价 性 抽 检 合 格 率 达 到98.6%,药品合格率达到100%,均维持在历史最高水平 ; 群 众 满 意 度 达 到87.15%,短短3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青岛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已连续4年在省政府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去年6月,青岛创建成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违法犯罪联合严打
去年全市完成定性定量检测9万批次,超过香港标准,问题发现率12.51%,处置率100%。食药部门和公、检、法机关全面建立了协作制度,与烟台、大连等地市建立了 “环黄渤海‘6+1’稽查打假区域协作机制”,4年来全市累计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9万余起、入库罚没款1.4亿余元,其中2017年行政立案3236起、罚没3076万元,保持了每年立案3000起以上、罚没款3000万元以上的高压态势。积极向公安机关移交犯罪线索,全年公安机关抓获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嫌疑人378人。
清退142家不合格供货商
青岛市深入推进市场质量保证金和不合格农产品供货商退市制度,在全国率先运用协议机制,对全市市场开办者收取保证金1609万元,较好解决了市场开办者只管收钱不管食品安全的问题。督促市场开办者依协议清退142家不合格供货商。经治理,青岛市场农产品合格率从92%上升至98%。
将全市“大笑”饭店和小饭桌纳入地图,消费者在导航就餐的同时,还可查阅饭店的美食、抽检、明厨亮灶等信息,并可对饭店食安状况点赞评价和投诉举报,倒逼餐饮行业诚信经营、转型升级。围绕“笑脸食安地图”深入推进“食安亮化”工程,全市794家食品生产企业、162家商场超市和10777家饭店、食堂实现了生产加工过程“直播”。
率先实施“三小”产业综合治理,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和特色加工基地专项建设意见,全市规划建设15处小作坊加工园区、基地,小作坊抽检合格率由2014年的72%提高到92.9%,提升近21个百分点;对“三小”实施结对帮扶,登记备案近万家,规范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开展“食品工厂规范化”行动
今年青岛市将继续擦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名片,营造良好的食药安全环境。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将紧贴群众需求,大力提升群众满意度,食品、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力争分别保持在96%和99%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今年青岛市将加强食品生产监管,在酒类、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开展 “食品工厂规范化”行动。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HACCP、GMP等先进管理方式,实施企业自查、监督检查、第三方检查的“三查”模式。开设“食安青岛”食品生产示范企业大讲堂,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大培训。推广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工作,全年市级体系检查不少于10家企业,各区(市)开展检查不少于4家企业。在全市食品生产监管部门全面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应用。推进食品生产企业公开评价工作,各区市每季度对1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公开评价。
深化量化分级、清洁厨房、色标管理工作,大型及以上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的量化分级B级(良好)以上达到80%,中型及以上餐饮服务单位“清洁厨房”达标率不低于90%。深化 “寻找笑脸就餐”活动,推行“笑脸”标识到“店外迎客”。落实食品添加剂、羊肉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公示制度。开展“净网”行动,积极拓展网络食品交易平台餐饮外卖 “明厨亮灶”工程,实行网络平台“量化分级”笑脸公示,开展外卖食品抽检,探索送餐人员、容器监管有效举措。
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 颜成霞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报道本报2月5日讯近日,根据“美丽青岛”行动安排,敦化路街道积极组织开展了“干净迎新春,文明过大年”楼院环境整治提升活动。仅2月3日、4日两天时间,共出动机关干部...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