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王爱科
近日,大尧一路上的公交车站发生惊险一幕:一位老人突然倒地不起口吐白沫,恰好路过的青岛卫校18岁的学生秦龙和同学冲上前去实施急救,并随救护车到医院,参与了急救的全过程。老人虽然在医院没有能成功抢救过来,但是老人家属还是特别感谢这位“00后”小伙。
前不久一天下午,在市立医院东部院区肝胆胰外科实习的秦龙刚刚下班,和同学在大尧一路走着时,发现对面的公交车站围了一圈人。“我感觉有情况,就马上跑过去查看。”秦龙回忆,走近之后他发现地上躺着一位老人,正口吐白沫。秦龙仔细查看老人的情况后,然后抱起老人,把老人头部偏向一侧,“这是防止液体堵塞气管导致窒息。”秦龙说,在检查了老人脉搏和呼吸后,他发现老人还有生命迹象,于是马上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他让同学去不远的学校“搬救兵”,找有临床经验的老师来帮忙。
同学走了没多久,救护车就来了,秦龙并没有甩手离开,而是一边跟老师沟通情况,一边跟车到了市立医院东院区急诊。下车后,秦龙配合医生给老人做心电图检查,给老人翻身等,随后家属也到了。秦龙说,晚上七点钟左右抢救结束,老人没有抢救过来,帮助老人家属收拾完东西后,七点半左右他离开医院。随后,他给青岛卫校学生科老师徐路打了个电话。徐路听到孩子的声音低沉,有些担心。听到秦龙说了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老人家属表示很理解很感谢,徐路放下心来。徐路告诉秦龙,他做得很对,“你尽力了,你所做的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
3月22日,老人家属吴先生来到青岛卫校,专程感谢秦龙和他的同学。“很多人不敢伸手,怕承担风险,一个孩子站了出来,真的值得表扬。”吴先生说“秦龙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施以援手,这份勇敢与担当,善心和善举,给老人最后一段人生路上带来了温暖与关怀,也让我们家属感到无限宽慰。”吴先生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秦龙说,他敢于及时伸出救助之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护理老师吕晶的一次经历给予他的教育。去年6月份,吕晶在陇南支教。当时所有游客都往山下走,说是山上有人猝死,只有她和另外一名卫校老师往山上走。他们抢救了一个多小时,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救护车才来,回来之后也没对任何人讲。直到今年2月,病人家属通过在青岛的亲戚找到学校,这件事才在校内范围流传。今年新学期开学时,吕晶和同学们分享了这个故事,也正是这个故事,让秦龙深受鼓励。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王滨报道最近鲅鱼大量上市,不少青岛市民按照习俗赶忙选购新鲜的春鲅鱼送给丈人,不少摊主也打出了青岛本地鲅...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