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徐军
《都挺好》成为最近最炙手可热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以其直面家庭之中两代人的创伤,聚焦中国式家庭痛点,从一开播就注定了要搅动社会舆论场,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影视作品。这部“治愈系”的电视剧通过对苏家三兄妹的成长史,深扒原生家庭中的种种问题,聚焦中国式家庭痛点,以此回应家庭伦理在当今面临的“时代的焦虑”。正是因为电视剧的热播和引起的关注,本报心理健康平台在近期举行了第二期线下活动,并将活动主题设定为“体验式心理活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了11位市民和4位观察员,以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红霞,一起探讨怎样认识和面对原生家庭中家家难念的那本“经”。
搅动社会人心的热剧
电视剧的真实不在于镜子一样地描摹了现实,电视剧毕竟要将故事戏剧化,戏剧化就难免会使人物和情节夸张,尽管如此仍被人们认为是“真实”,是因为它没有回避现实,瞄准了矛盾和问题的痛点,直面人心底幽深隐蔽的情感深处,带人们不断对现实进行“反刍”,思考。
无疑,《都挺好》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在豆瓣上,《都挺好》的剧情被概括为:
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层层显露,对毫无主见却又自私、小气的苏父的安置和后续生活问题,打破了远在国外的大哥与本城的二哥、小妹三家的平静生活。父亲苏大强终于摆脱了妻子的铁腕,对几个孩子变本加厉,不断提出过分要求。在美国工作的老大苏明哲回到国内,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能及不堪重负,致使妻子孩子与其不断疏远。一直啃老的老二苏明成毫无悔改之心,贪慕虚荣一心发财,从而导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惨败。最不受父母待见,十八岁起就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的老小苏明玉,曾发誓与这个家庭划清界限,却因亲情牵绊,再次搅进了苏家的泥潭之中,在苏家的一次次危机中出手相助。最终,苏家人明白到,虽然有血脉相连,但是一家人彼此间的沟通也不能忽视,终于实现了亲情的回归。
“为什么这部电视剧会火?因为我们的文化需要这个东西,这也是个时代的焦虑。”在上周六,本报心理健康平台举行了第二期线下活动:“体验式心理活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活动的指导专家和本报心理健康平台的顾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岛市心理学科指导委员会四位委员之一的李红霞老师这样解读这部电视剧大火的原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在我们的活动之中,邀请到了11位市民(其中包括两个家庭以及两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4位观察员以及李红霞老师。
活动一开始,大家围坐在一起,从面部上很显然地看出,大家心情略显凝重,心事重重。当自由交流开始之后,大家慢慢敞开心扉,从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联想到自己家庭的遭遇,从自己身上的经历又对应到电视剧中的人物故事。原生家庭中的重男轻女、父母在多子女之间对待不公平、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以及二孩之后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等等。从时间上看,这些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幼时但一直难以释怀的,也有些是最近遇到的困扰而手足无措的。
在大家的发言中,可以不难总结出这些矛盾既有传统的家庭矛盾,如重男轻女,子女间的分配不公等;也有些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比如二孩政策之后,两个孩子之间相处紧张,再比如参与活动的一对各自经济独立的夫妻最近在“冷战”,而“冷战”的原因是因为彼此成长经历不同,而从伴侣身上想要自己从没得到的那部分,而对方也是不知所以然地被扰动,进而进入双方都不直接说而用需要翻译的语言在家庭中纠缠。所以,正确相处之道,是要多感受对方的真实需要是什么。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记者观察时深切感受到这句话的丰富性。原生家庭中原本存在种种矛盾,又随着时代滋生一些新的矛盾,而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矛盾又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生活之中,让人们疲于应对。大概也是因此,在交流中,有几位女士不禁落泪。
自己探寻解决问题之路
在原生家庭面临的种种矛盾中,各方当事人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道理,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种矛盾的难以处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除了道理之外,还夹杂着难以弃之不顾的亲情关系。试想,如果是与陌生人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靠实力甚至法律来解决。而在家庭之中,尝试疏通道理而又要兼顾亲情,则必然会困难重重。
在活动中,有多位参与者分享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其中大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学习”,实际上,大家所说的“学习”既包括参加一些活动,向李红霞老师等专家请教,也包括反思自己对过去、对他人的认识。其中一位颇有些“女强人”气质的女士说,父母重男轻女,自己觉得很委屈,甚至一度认为父亲“是个坏人”,觉得丈夫有些软弱无能,在这样的家庭之中感到痛苦。“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父亲也是爱我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应该认识到这种爱。”而对丈夫,她觉得是自己没有真正欣赏丈夫的优点。她反思自己过于“膨胀的自我”,不够尊重别人,“当迷失自己的时候,别人都是坏人。当找到自己,才能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爱。”
当然,也有些原生家庭的问题的确难以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那对“冷战”的夫妻常常遇到观点不同时就陷入冷战。以网络语言来说,丈夫少言寡语,颇有些“直男”,表现上不够“暖男”,而妻子又急切想让丈夫改变这种性格。最终陷入“冷战”后,需要寻找外力的支持。
在社会动态中认识家庭
在认真听完参与者们的发言后,由岛城心理人士组成的专业观察团成员们,都从她们专业角度谈出了团体体验中人际互动的真实需要。随后,李红霞老师给大家做了仔细的分析和解疑答惑。
“为什么这部电视剧会火?因为到时候了,我们的文化需要这个东西,这也是个时代的焦虑。”从《都挺好》大热的原因分析开始,李红霞老师从社会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现代家庭面临的普遍困惑,随后又耐心地为每位参与者的困惑给予了解答。
李红霞老师说道,从社会动力角度看,社会变化影响着家庭中各种关系的变化以及每个人的心理变化。我们是从传统农耕社会中孕育出来的家庭文化,经过短暂的工业社会,一下子跳跃到信息社会。这种飞快的跳跃中并未给家庭文化的转变提供足够的时间,反而让家庭受到了更多更为复杂的环境的干扰。我们面临着时代的问题、传统的断裂以及需要重新找回身份。“迷失了自己,不安全的因素增加,财富观念,社会交往,外界信息等,都影响着每个人。”
而对于家庭中遇到的问题,人们采取的解决方式也不一定合理。比如对于让人不顺意的孩子,李红霞老师提醒大家,面对这些孩子时不能责怪孩子,更不能“隔离”他们,被“抛弃”只会逼迫孩子走向更自暴自弃的道路,而应该做的是先要理顺家庭关系,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而对于现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李红霞老师认为,在经济各自独立的夫妻之间,应该学会合作,不能因外物而随意乱动,不要太容易被外界所干扰等等。
李红霞老师强调多重视家庭关系,多感受家人需要,遇到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父母在其位引领家庭,理顺成员关系,稳住家长之位,家庭成员就会顺道而行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对于电视剧搅动起的大家的情绪和记忆,李红霞老师给予了及时的提醒:电视剧终究是剧,不是真实的现实,电视剧把人物极端化,这是编剧的策略。因此,也不必把电视剧中的角色套在自己身上。
此外,李红霞老师在活动中告诉大家,任何一种活动不可能给人一个现成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是会给你一个理念。而李红霞老师就是这样常常给人新理念,让人不断认识自我、家庭和社会的人。
新闻推荐
买地铁票也可以“动口不动手” 青岛地铁云购票机试点上线语音购票功能,还能为乘客规划路线
半岛记者韩小伟报道本报3月25日讯半岛记者从青岛地铁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广大乘客的用户体验,提高乘客的购票效率,降...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