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直击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每一台神经外科的手术,都被形象地称为“手术台上的高空走钢丝”,主刀医生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可能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本期的《手术直击》将直播市立医院脑科中心本部神经外科副主任王伟民主刀的“术中唤醒”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此次解读手术的嘉宾也是王伟民,并就如何预防海绵状血管瘤提出健康提醒。同时,在节目的过程当中,开通了健康咨询热线85702220。
“喂,醒醒,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吗”“跟着我指示做,动动手指,复述1,2,3”……这是发生在市立医院手术室的一段医患间对话。侧卧在手术台上的是25岁青岛小伙小李。由于大脑运动区的肿瘤,不久前他在一周内突发两次意识丧失、肢体抽搐。为最大限度保留他的肢体活动能力、避免术后出现功能障碍,市立医院的本部神经外科团队决定采用“术中唤醒”的手术方式,为小李精准切除肿瘤。
“术中唤醒”对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有着极高的要求。主刀医师要有高超的手法,巧妙避开“雷区”,精准干净切除病变组织;为最大限度减小患者唤醒时的气道刺激,采用喉罩替代气管插管的方式,麻醉医师需熟练掌握侧位喉罩置入、麻醉药物应用、麻醉深度的监测和调控、喉罩拔出后气道管理等技术才能让患者从全麻状态下快速清醒,让患者保持在清醒、无痛、舒适的手术状态下,按照事前计划与手术或麻醉医师进行肢体和语言交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术中,小李的大脑皮层暴露在主刀医生王伟民面前。通过术中超声技术再次精准确认病变位置后,王伟民将肿瘤大部分切除,剩余毗邻肢体活动关键部位的肿瘤,需要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切除。麻醉医师将患者唤醒,拔出喉罩,每30秒钟与病人语言交流一次,并持续让患者按要求活动手脚。切除肿瘤过程中,小李意识清楚,应答准确,可遵嘱活动手脚,无疼痛感。完全切除肿瘤后,小李应答及肢体活动无改变,麻醉医师按照计划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类型,小李再次进入全麻状态,顺利完成手术的全部步骤。这是青岛市首例“术中唤醒”颅内肿瘤切除术,术后小李癫痫再未发作,肢体活动与术前相比无变化,已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王伟民介绍,海绵状血管瘤会反复出血,如果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和癫痫,不进行治疗会加重病情。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突发癫痫或神经功能缺失,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应及时治疗,如果查体发现应定期复诊,并咨询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个性化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后天因素,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个人生活习惯与之相关。于波张小青
新闻推荐
“风”口起舞,青岛交出亮眼“年报” 青岛市已成为创投风投的新风口 助力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
截至2019年底,青岛创投风投备案基金404只、管理规模903亿元,分别比2018年增加136只、185亿元。就在全球创投风投大咖即将“...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