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报记者 江丹
《再见,埃琳娜》里的故事就跟它的封面一样,花树因阳光而绚烂,但也因阳光而生出阴影。这阴影即是人生的虚空,看似无意义的存在,却挥之不去,成为时间的牵绊。
《再见,埃琳娜》是韩国作家金仁淑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一共收录了7个故事,主人公有着各种各样的经历,共同之处是都必须面对人生的虚空。尽管已经那么努力地生活,希望能如花树般绚烂盛开,却依然无法解决那些虚空,甚至当他们已经走向死亡,虚空反而成了亲人重新认识和理解他们的入口。
比如跟小说集同名的这一篇《再见,埃琳娜》,一对父女相依为命,却一度无法体谅彼此的人生。每一个晚上,女儿必须在父亲规定的时间内回家才能进家门,否则就会被关在门外,无论晚了多久。有一次,女儿晚了五分钟,父亲则晚了两个小时。女儿以为父亲会愧疚,并想借此取消回家时间的限定,结果父亲没有任何歉意,他只是对女儿说:“那你以后就常想着你人生的五分钟吧!”如果女儿提早这五分钟回家,或许她能阻止父亲的决定,“也就是在那天,父亲结束了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事业,决定从那时开始,直到死的那天为止,自己要永远当一个失业者”。
这无疑是一个放弃人生的决定,父亲或许已经丧失了所有坚持的动力,熄灭了生活里所有奔腾的热情。他曾是一名水手,穿越了惊涛骇浪,航行到别人无法抵达的远方,可这并没有让他成为英雄。他创业失败,妻子离开,久病成疾,最终向生活的平庸求和。
女儿一度以为埃琳娜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妹,生活在父亲曾经航行到达的地方。她寻找埃琳娜,却发现那是父亲的一种幽默,或许叫这个名字的是一只牛。父亲的虚空是他一生渴望却无力奔赴的胜利,他勇敢过,拼搏过,但最终败在生活的平庸面前。当女儿也体会到这种无力感时,她终于理解了父亲,或许她曾有过鼓励父亲的机
会,比如那迟到的五分钟,“挂在墙上的钟表秒针,在数不清的埃琳娜之间,滴滴答答地穿梭。五分钟,就像我短暂的人生那么短暂,又像不短暂的父亲的人生那么漫长。我人生的五分钟,也许这是父亲留给我最后的问候”。
另一篇《呼吸—噩梦》写的也是父辈的故事,一样失败的父亲。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意味着权威,尽管他的晚年或许落魄失意。我们总是轻视父亲的失败,但我们却鲜少去追问父亲的大半生,去理解这种失败。父亲也曾年轻过,也曾尝试过别样的人生,比如不想生育孩子的人生。
《眩晕症》这篇里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父亲,如果按照世俗的理解,算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有着体面的工作,是一位飞行员,他成功地将妻女送到美国,去过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他也有虚空,对一起执行任务却失踪的同事的愧疚。“他的同事,错过了晋级的机会,也错过了跟在他后面的机会,还错过了回到家人身边的机会。”独自活着回来,成为一种枷锁,让他的一生都不得自在。
读《再见,埃琳娜》里的这些故事,会想起很多东西。比如顾长卫《立春》里的王彩玲,那么努力却依然平庸,还有李沧东《燃烧》里的钟秀和惠美,梦想并没有让普通人更有力量。那些人生的失意和痛苦,无论彼时多么撕裂和不堪,最终都被融进作者冷静平淡的叙述里。这或许是作者的一种“封印”式表达,正如日常的我们,只有在独处的深夜,才敢进行一场无声的痛哭,我们总是克制着自己的情感,佯装无波无澜。
不甘平庸是一种执念,因为想要证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有用的。可往往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泯然众人,淹没在茫茫人海,是可有可无的那一个,只需要对活着这件事感到满足。执念成了虚空,让人生失去了继续奔走的意义,遗憾的是,很多人掉落在这虚空里,再也没有上岸。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网格化精细管理,青岛市李沧区破解生活垃圾分类难 垃圾分类成居民“新习惯”
□本报记者张晓帆青岛市李沧区兴华路街道东小庄社区1-6号楼现有280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认得张学奎。每天早上和傍晚,张学...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