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用行动诠释着“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庄严承诺。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冬梅
早上八点半,平淡而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城阳出入境管理服务大厅陆续迎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自助办证区更是来了“小高峰”,各个服务窗口的民警也忙碌起来,37岁的王芳就是其中的一员。
“2005年在山东警察学院毕业,我就来到这里了。”说这话时,王芳正低头指导一位老人填写表格信息,一身公安制服的她落落大方,亲切随和,说起话来很温柔有耐心,让人和她的距离感一下子就拉近了,每一位市民过来咨询办证方面的问题,王芳都细致耐心地予以解答。
忙了一个上午的她,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从这个窗口,转到那个窗口,填表、缴费、文件扫描、文件归档,这些基本程序是王芳每天工作当中涉及最多的项目,每个环节都需要格外地认真仔细。这就要求王芳对每项业务都要非常熟练,更不能出错。“虽然说干了很多年这些业务,流程我已经倒背如流,但政策随时可能变化,每个市民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时刻仔细认真对待。”王芳坦诚地说道。
王芳在出入境管理服务大厅工作已有15年,谈起自己在出入境窗口岗位的点滴记忆,她说,印象最深刻的瞬间莫过于那些“群众的急、群众的慌、群众的笑”。有一次,市民曹先生和儿子在服务大厅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原来,曹先生的儿子马上要到美国留学了,临行前发现护照有效期不足需要更换新护照,按正常办理流程需要十个工作日,但距离开学没几天了,因此十分着急。“这可怎么办,等证办下来学校都开学了,一切就都晚了。”看着着急的父子俩人,王芳安慰道,“先别着急,我帮你们想想办法。”接着,王芳立即按程序向上汇报,并为曹先生全程开辟绿色通道,让曹先生的儿子在开学前顺利拿到了护照。
事后,王芳收到了曹先生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热情服务、心系群众”。“真的很感谢王警官,她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服务的温度和速度。”曹先生表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是我的本能也是责职,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警察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温暖群众。”王芳微笑着说。
今年年初,疫情发生后,护照办理业务暂停了(紧急特殊情况除外),王芳在3月就被抽调到隔离酒店负责执勤安保任务,直到9月份才回到岗位。酒店隔离点里,一些隔离人员精神压抑,情绪不平,经常提出各种诉求。“有一位从国外回来的女士,最开始很不配合,我就耐心开导安抚她,并告诉她疫情防控的形势和政策,渐渐的,她的情绪也稳定了,慢慢信任我,理解我的工作。”王芳回忆道。在酒店隔离点这期间,她先后处理纠纷7起,执勤防控酒店未发生安全事故和群众投诉,共收到表扬信4封,锦旗2面,获得执勤酒店和隔离群众的一致好评。
那段日子里,“忙、累、紧张”几乎贯穿了王芳的日常工作,因为是双警家庭,她经常承受着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不过,凭借着一股子的干劲和热爱,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妈妈,我这是第一次给您写信,因为有很多想说的话,可又见不着您的面,偶尔给您打电话,说不了两句也是被匆匆挂断,所以我只能通过书信告诉您我的心里话……”这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上小学的儿子写给王芳的一封信。“那时候,我和爱人都坚守在一线,孩子只能让家里的老人照看。”王芳说起自己的孩子,声音有些哽咽,心里却欣慰孩子长大懂事了。
近日,在“2020青岛新时代十佳人民警察、十佳辅警评选”活动中,王芳成为了“十佳人民警察”候选人之一,面对这份荣誉,王芳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这也是每一位窗口服务民警的真实写照,大家都很辛苦,付出了很多,虽然我的岗位很平凡,但我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群众感到满意,就很开心。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高勇男日前,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全媒体面向全区启动了2020“阳光城阳·阳光标点——致我们这不平凡...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