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洪智通讯员孙庆振
2021年1月6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一周年。一年来,青岛市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建设上精心施策、下苦功夫,截至目前,市区76个街道、724个社区的5551个小区和2268个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省内率先、国内领先实现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据了解,岛城探索推行“3+X”执法工作法,每月组织各区市开展联合执法,发起混装混运集中整治行动,推进城管执法进社区、进物业、进单位。《办法》施行以来,共出动综合执法人员4.4万余人次,检查3.3万余个点位,立案查处2490件,处罚金额37.8万元。
优化设施设置。在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标准化四分类投放桶点3275处,撤并“小散乱”桶点4186处。
提升分类实效。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全市共建成密闭式垃圾分类厢房257个,在234个小区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和分类指导员现场指导,实现小区环境、桶点环境和分类投放质量的全面提升。
增强分类收运能力。按照主色调统一、标识统一、车桶统一的“三统一”原则,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787辆,另有127座垃圾收集站开展分类收运作业。全面实施厨余垃圾单独收运,配置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辆268辆、厨余垃圾分类运输线路246条,市区厨余垃圾分类运输基本全覆盖。健全分类处理体系。可回收物纳入再生资源体系回收利用;有害垃圾依托全市危废集中处理设施(处理能力164吨/日)协同处置;建有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4座(含就地处理设施),另有焚烧处理设施6座,布局覆盖全市,处理能力8700吨/日,与近期产生量匹配并确保生活垃圾全量无害化处置。
目前,全市建城区64个街道全部创建为达标街道,126个小区打造成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小区,190余个单位入选达标示范推荐单位。
新闻推荐
杭州中院微信公众号1月7日消息,近日,杭州中院宣判浙江首例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知识产权案件。惠氏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惠氏公...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