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全国第13 看青岛有多拼

来源:青岛早报 2021-02-02 08:12   https://www.yybnet.net/

目前,全国重点城市GDP数据已公布近九成。从与青岛同在12000亿左右规模的城市情况来看:宁波GDP12408.7亿元,增长3%;无锡GDP12370亿元;郑州GDP12003亿元,增长3%;长沙尽管没有公布最终数据,但要追上青岛,增幅需在7%以上。这意味着,青岛在全国城市GDP排行榜中比上年前进一位,居第13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青岛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韧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持续增强,用一个大写的“V”书写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更强大的底气和信心。

精准施策 逐步回归正轨

这一年,青岛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各行各业迎难而上,合力攻坚。

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在省市一体机制领导指挥下,青岛应对处置科学精准果断、有力有序有效,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落实力。针对疫情影响,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出台降费减税、稳岗就业、房租减免、阶段性降低电价等一揽子措施;启动实施“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家企业”活动,通过10支工作队1125名干部,跟踪服务1万多家“四上企业”,各区市、各部门上下一起与企业同舟共济,努力摸清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

统计部门及时跟进分析,去年正月初四启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调查监测,围绕企业发展情况,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复工复产调查。 3月初,青岛市企业复工复产率约为51.6%;到6月份,除教育业、体育娱乐业及住宿餐饮业等,其他行业基本实现了100%复工。

财政支出积极发力,突出民生兜底。 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4.7亿元,增长0.6%,累计增速实现转正。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7%,特别是与基本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分别同比增长68.1%、29.7%和14.6%。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转移性净收入占比达到8.6%。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积极出台减税降费、稳岗就业等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

健全社会保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75万人,比上年增长7.5%,完成全年目标的149.2%。12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控制在较低水平。

微观主体活力增强。2020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6.5万户,增长12.5%。年末市场主体总量达179.8万户,增长15.4%。

创新思路 打开发展新境界

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举、非常之策。 2020年以来,青岛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通过开展“三述”解决实际问题8000余个,搭建招商平台57个,引进项目784个,举办重大会展活动300余场,吸引一大批头部企业、商协会、平台机构来青投资布局,这些头部企业和平台机构又在更大空间广泛“链接”资源,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带来价值倍增效益。充分尊重企业的创意创新创造,以创业城市为主题,以“4+1”机制为发展生态……正是因为这些新思路、新打法和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青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双招双引”成效突出,城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疫情的寒冬里表现出强大的抵抗力。

2020年,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在年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增速稳步回升,比上年增长3.2%。

民间投资增速加快。2020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3.0%,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新兴制造业民间投资比去年增长17.0%,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现代装备民间投资增长12.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3%,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

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2020年,社会民生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28.9%。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比上年增长81.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7.3%;教育投资增长18.7%。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2020年投资国家预算资金比上年增长100.2%,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充裕的国家资金支持为投资稳步回归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青岛新开工项目3500个,同比增加399个,新开工项目的较快增长将为2021年投资增长带来较好支撑。

动能转换 “四新”经济提速

2020年是新旧动能转换 “三年初见成效”之年。直面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青岛的发展已经从内部开始、从细胞的层面上发生裂变,内生的新动能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强。特别是年初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加快发展。

2020年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约32%;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规上工业4.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规上制造业比重达27.9%。智能制造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45.0%,传感器28.1%,智能电视增长15.6%。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累计增长22.9%;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54.2亿元,增长688.0%。

重点产业加速转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13个重点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入围2020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10个产业入选全省“雁阵形”产业集群,13家企业成为全省领军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列入首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稳中趋快。 2020年高技术投资比上年增长5.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7%。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8%、14.5%。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58.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9.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2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高技术部分)增长85.4%,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4.0%。

深化开放 进出口逆势上扬

开放是青岛最核心的优势。把开放这个优势尽可能最大化,用开放促进创新、用创新倒逼改革,是青岛全局战略的起点。2020年,青岛把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作为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推动成立30余个联盟,签署40余个合作协议,设立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一体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面对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青岛通过稳外贸主体,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逆势上扬。发布《关于稳外贸保主体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6个方面39项外贸稳增长措施。2020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8.2%。且实现“进”“出”双增长(国家、省进口为负增长),出口增长13.7%,进口增长0.7%。

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由负转正,对青岛稳外资外贸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 1-11月,按商务部FDI统计口径,青岛实际使用外资3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占全省比重33%,占全国比重3.9%,总体稳定、好于预期。引进的重点内资项目到位资金1835.1亿元,同比增长12.6%。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刘兰星

新闻推荐

市北百草李东涛中医诊所出场嘉宾:李东涛博士

■专家简介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全国第13 看青岛有多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