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房屋频漏雨维修金难动

来源:青岛早报 2021-09-08 05:4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你呼我应

“从去年7月开始,只要下雨,家里房顶都会漏雨,修了好几次都无济于事,不知道啥时候才是个头。 ”近日,家住华阳路小区的于女士再次拨打青岛早报82888000热线,向记者反映家里漏雨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最近,岛城接连降了多场大雨,记者也陆续接到多名居民反映家中漏雨,有的甚至多年都未能解决。房屋漏雨,为何无法解决,这件事情究竟难在哪里?

市民自费维修收效甚微

早在今年5月份,记者就曾报道过于女士家房屋漏雨的情况,将近4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于女士表示这一情况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雨季来临而愈发严重。 9月6日,早报记者来到于女士家,因为当天降雨量不大,于女士家漏雨的情况不算特别严重,但是墙角、天花板上的水渍与霉斑,无一不证明这里曾经历过严重的漏雨问题。“主要是南北两个房间与走廊的接缝处和阳台等处漏雨严重,只要遇上下雨天,我们都得在阳台上摆上水桶和脸盆。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最近这段时间的大雨让家里又多了新的漏点。 ”

根据于女士的描述,这种情况从去年7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给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她多次向社区和街道反映情况,并拨打过12345政务热线。“社区居委会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都来我家看过现场,也拍过照片,但每次事后询问,得到的答复都是问题已经上报,不知道后续怎么办。 ”

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都曾找过工人维修,自费对房顶做了修缮,然而下雨时依然有漏水情况。 “工作日遇到下雨,在单位时总担心家里的漏雨情况。墙壁因为漏雨干不透,墙面也出现了霉斑,目前我已花费了近3000块钱进行维修,但收效甚微。 ”

“我就想知道,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用光了,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我了解到,社区应该还有一部分党建经费可以用,但是社区给我的反馈是如果想要维修楼顶,党建经费也不够用的。 ”对此,于女士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房顶本身就是公共区域,我自己花钱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难道就只能放任漏雨的情况一直发生吗?我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相关部门出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房顶换瓦导致漏雨十多年

与于女士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家住市南区观海一路29号三单元的秦先生。9月7日,秦先生也拨打早报热线反映了自家漏雨情况。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秦先生所在小区的房子是1987年建设的,三单元有4户家里存在漏雨情况,程度不一,因为他家在顶楼,所以“受灾”相对更严重些。据秦先生描述,十几年前小区楼顶的瓦片换新,西向近马路一侧用的新瓦,东向近院中的一侧用的旧瓦,“但没想到这次修缮竟让房屋漏雨严重了,雨下得大的时候,家里的床垫都只能给掀了,阳台上用盆来接雨水,屋里得用抹布擦,楼道等公共位置的雨水也不小。为怕老人、孩子滑倒,我们就时不时地用拖把拖一拖楼道,尽量保持地面没有水。 ”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秦先生先后找过有关部门反映多次,年年拨打政务热线反映,但十多年过去了,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实在没办法最后就只能自掏腰包,其他邻居也有选择自费维修的,但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楼道、楼顶等公共部位的漏雨大家也无法解决。 ”

老屋漏雨难动维修资金

采访中,秦先生向记者透露,去年自己从明水路房管所了解到,自家所在小区的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只有两万多元,而且还需要先填写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申请表,然后需要三分之二的业主签字同意后公示,接着还要找维修队来现场勘查情况并做出预算,预算公示后才可以进入维修阶段,过程较为繁琐。

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定,居民需要使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时,有物业管理的,由物业公司办理;没有物业管理的,由业主或社区居委会办理使用手续。制定使用方案后,经过不少于7天的公示,由利害关系的所占面积及户数比例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使用。

“正常情况下,如果符合规定的居民们签字同意后,只要资料齐全,区房管处可以在两个工作日内出方案,然后报送市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很快就可以把维修资金拨到施工单位。 ”市南区房管部门工作人员说,材料提交后的流程时限有章可循,难就难在让居民签字的准备材料阶段,必须要征得有利害关系户数三分之二业主的签字同意才能使用。因为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与每个业主的房屋一一对应,如果资金用完了,今后房屋买卖过户时要按规定补齐,所以一些居民不愿为“别人家的屋顶和墙面”花自己的钱。“如果没钱了或者钱不够,只能组织楼上的业主补缴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然后再申请使用,或者楼上居民自己协商平摊维修费用。如果有不愿出资的,居民可以通过到法院起诉来实现自己的诉求。 ”工作人员解释,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是固定房屋储存使用的,用完后不能挪用其他房屋的资金。

新闻推荐

打造国际创新型城市标杆 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青岛展开“十大行动”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高书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但能颠覆淘汰一个行业或生态,更能凭空打造一个行业或生态,让产业...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房屋频漏雨维修金难动)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