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本报与青岛市当代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 “人人都是艺术家——青岛书画名家公益大讲堂”首期讲座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青岛花鸟画院院长刘世骏为中老年书画爱好者系统全面而又生动诙谐地讲授了精进绘画技艺的要点。
刘世骏表示,中老年人研习绘画,是谓“老有所学”,但还要明确一个目的,那就是 “老有所乐”——绘画创作要以开心、快乐为前提,而不能苦于技艺没有精进或者作品没有名气,就整日唉声叹气、闷闷不乐。自己对绘画有兴趣,同时家人也喜欢、支持自己的绘画创作,那就可以称作有成果。
勤加练习掌握驾驭笔墨的能力
“画画有没有标准?有,那就是驾驭笔墨的能力。 ”刘世骏说,将 “笔”看作“线”,将“墨”看作“面”,由笔墨创作的线与面,就是构成一副绘画作品的基础,而掌握驾驭笔墨的能力,就是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在用色、用水、用墨的“度”上下功夫,注意作为大块面造型辅助的小的点、线、面之中的曲折变化,达到细节与主题块面共同产生交响,就能使画面语言既厚实又耐看。这一切,需要一次次的练习去达成。
善于思考创作表达个性的语言
“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编剧,”刘世骏说,“进行创作时,一定要思考画作背后的意义。 ”
刘世骏说,除了要有熟练的绘画技巧外,还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绘画技巧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创作者掌握和运用技巧的过程本身必定会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相应的思考。有了思考,作品才会成为表达思想和观念的绘画语言,创作者才能摆脱“画匠”的状态,进入艺术创作的境界,从而使作品摆脱固定模式,拥有个性、拥有独立创作的能力。
取法乎上临摹精湛高超的作品
“创作有没有捷径?有,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刘世骏告诉大家,要想不走弯路,需要“明”师指导,即多向明白的老师学习。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出成绩的条件就是路子要对,不要怕难,得选择高水平的对象去临摹。 ”
刘世骏说,临摹一幅作品,需要带着目的,先看这画哪些地方好、好在哪里。同一个画家的不同时期,作品风格会有所差异;同一时代的不同画家,作品风格可能共同点颇多。带着思考去临摹,才能摆脱能学习、能画画的阶段,进阶成为会学习、会画画的创作者。
记者 张佳慧
新闻推荐
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大旅游景区出现了久违的游客暴增。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期间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恢复...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