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刘浩
“现在还不知道具体啥政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本身现在这个行业就不是太好做。”位于市北区台东商圈的一家电子烟专卖店的店主孙先生向半岛全媒体记者介绍说。
在此之前,低门槛、低成本、高毛利的电子烟一度是个令人垂涎的暴利行业。但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落地,行业已然走到了岔路口。
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正式修改,条文里新增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电子烟将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将像卷烟产品一样在监管中有序发展。
12月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又对电子烟的生产、销售环节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经销商徘徊在等待与放弃之间
2019年10月30日,《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正式发布,电子烟“线上禁售令”实施。在“线上禁售”之后,电子烟线下渠道更是疯狂生长。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电子烟品牌超过600个,仅青岛市就近400家品牌专卖店,其中悦刻、柚子和魔笛三大电子烟品牌在青岛市场较为流行。
“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激烈,利润很低,不像前几年那么好做了,刨除费用,就剩个工资。”孙先生在市北区一家大型商场内经营着一个电子烟摊位,他告诉记者,新政虽然已经落地,但目前还没具体实施,但也在打听申请经营许可证的办法,如果申请不到,可能就得选择转行做其他生意。
半岛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仅孙先生所在的这个商场内就有5家电子烟专卖,据他介绍,之前数量更多,有3家因为生意不好撤出了。“如果电子烟参照卷烟管理办法,烟草专卖零售点间距离不小于100米的话,整个商场就只能有一家留下来。”孙先生充满了担忧。
在同一楼层相隔仅几十米的另一家品牌电子烟专卖的王雷似乎并不担心,他所经销的是品牌是目前国内市场数一数二的品牌。“我觉得监管新政相对于我们来说是利好,市场整合洗牌,淘汰掉一批,行业才能真正结束‘内卷’。”
而台东一路一家电子烟专卖的店主小宋,已准备全身而退,在他看来,电子烟行业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在台东的菜市一路,一家电子烟专卖店门上贴出了“出租”告示牌。
强监管电子烟终成烟
事实上,要求对电子烟行业严加管控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21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加快电子烟行业规范出台,制定电子烟生产、销售等综合管理办法,让管理有法可依。
时隔半年之后,电子烟监管层面的靴子终于落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在12月2日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电子烟上下游全产业链均提出了具体要求。
也就是说,未来电子烟产业的每个环节都将受到监管,获得许可才可进行相关经营动作。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需要在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交易货品,窜货、“微商”式流通或将受打击。
除了强监管,传统烟草的另一个特点是高税收。《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二条指出,电子烟产品在进入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销售前,应按要求核定计税基价。目前,国内卷烟综合税率超60%,而电子烟仅按普通消费品征收13%的增值税。有机构预测,参考日本,国内电子烟税率或将提升至卷烟的80%。
业内人士认为,从监管来看,电子烟整体监管基本与卷烟保持一致。所有环节均需要许可、批准,并采取统一集采平台销售,预计现有电子烟竞争格局将被打破,渠道端电子烟国代、省代、市代将面临洗牌,批发类企业将需要申请批发牌照。
关于监管的具体细节还未明确,但趋势日渐清晰。野蛮扩张不可行,税收或将影响品牌商利润水平,打擦边球、营收净利双双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本报通过多种渠道,报道了71岁老人李东林寻找58年前老同学的消息,没想到见报第二天,李东林就接到惊喜电话,随后,又有...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