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平度新闻 > 正文

记者四地探访曾经的劳动力输出地 自创业、本地企业等“截留”一线操作工独生子女不远游 城市企业难借“力”

来源:城市信报 2012-11-05 15:48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记者在岛城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采访时,小企业主纷纷用各种方式、各种数据告诉记者,由于劳动力严重缺失 ,他们不得不搬迁企业,有很多企业甚至已经倒闭。

为了调查清楚目前年轻一线操作工的流向,或者说80后90后务工者的去向,记者从城阳走向平度,再由平度走向曾经的劳动力输出地临沂和济宁,一线操作工被分流的“走向图”摆在了记者眼前,自己创业、当地企业、珠三角长三角、城市服务业等等行业把用工的目标都锁定在了80后90后这个群体上。他们就好像一条从西部流来的大河,当地取水,沿途取水,到了岛城末端一线操作工已经所剩无几,而即便是剩下的,也是30岁以上的一线操作工。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在那些劳务输出地,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宁肯在家里待业,也不愿意“放下身段”到企业干一线操作工,因为,那些工种在他们眼中是“苦力”。而在外地 ,因为用工难,很多企业已经从城市搬迁到他们的家门口,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不用跋涉千里出门打工,只需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再加之,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技术性工作,或者自己创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城阳宿流社区

无视企业5000元月薪在家待业等时机创业

宿流社区位于红岛,位于胶州湾畔,在一个小半岛的角上,不得不说,这里位置相对偏远。11月1日,记者之所以把寻找年轻劳动力的第一站放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一家非常大的企业——太平洋恩利食品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也短缺年轻劳动力。这家企业的一线操作工工资相对较高,平均一线操作工工资达到3500元以上,熟练的一线操作工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走进宿流社区,记者见到了4个年轻人,记者询问他们做什么工作时,只有一名年轻村民告诉记者自己有工作,“在城阳区某部门任合同工”,而其他三名均表示,“没什么工作,平常跟着别人搞搞养殖,做点小生意。”

对于自己为何没有去附近的工厂上班,而是在家待业,一位自称姓吕的年轻人表示,“也想过去那里,可是,如果在那里上班,一天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车间里。实话实说,工资还可以,可是,那样感觉我的发展前途就没有了,我在那里上班就好像与世隔绝,社会关系也无法拓展。”

这位年轻的村民告诉记者,其实,他最想干的就是做生意,“我家里希望让我到事业单位去上班,我也不愿意去。”而说到自己做哪方面的生意,具体如何做,小吕说,他暂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等机会吧,现在我先跟着别人搞搞养殖,有了机会再自己做生意。”

对于社区里到底有多少18到30岁的年轻人,社区的吕主任说他们没有做过相关的统计,但是根据4000多人的总人口数量推算下来,至少也得有400人左右。对于这些人具体做什么工作,吕主任说,有做生意的 、有上班的 ,很分散,“总之,他们想赚钱,还想干轻快的活,还得跟随自己的爱好。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最多的两个孩子,父母赚足了,他们也不愿意去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不少在家里待业。”

同时,城阳邱家女姑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社区18到30岁的年轻人大概在200人左右,“只有不到5%的人选择在家门口的企业就业,在这5% 当中,女孩占大多数。”这位负责人说,上学走了大概10%,剩下的有自己做生意的 、有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也有不少在家待业的。

相比附近年轻劳动力对工厂的“排斥”,工厂倒是开始在做吸引年轻人的工作,比如说,太平洋恩利公司不但提高了住宿的条件,甚至还在工厂里建设台球室、酒吧。他们的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工厂里来。”

平度市张舍镇肖家村

村办工厂都招不满人除非学技术才出门

相比宿流社区,平度市张舍镇肖家村在青岛版图的最边缘,在以往,这里也是主要的劳务输出地,他们一般前往青岛市区、城阳,甚至即墨去打工。可是,11月2日记者前来调查时,他们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工厂还招不满人呢,哪里还有人出去打工,除非有人专门学技术才到外头去工作。”

在这个村里村民李明辉是个典型的例子,今年26岁的他刚刚结婚,在结婚前,他在青岛跟人做水暖的工程,他对象在一家影楼做帮工。“我跟着别人做水暖,是希望能学一门技术,而我的妻子在影楼工作也是一样。”李明辉说,虽然在自己家门口有的是企业,但是,他并不想着去那里打工,“毕竟,还是掌握一门技术有前途。”

李明辉现在的从业方向同他预想的基本相同,他结婚后,家里老人给了点启动资金,他现在开始自己在青岛干水暖工程,而他的妻子则成了他的助手。“我如果进工厂打工的话,恐怕现在还在打工,而现在呢,先不说我的事业大小,好歹我有了自己奋斗的起点。”李明辉说,作为一名80后,作为年轻人,他也能吃苦,但是,他不想把青春浪费在生产线上。

其实,李明辉的家庭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村子离张舍镇不远,他的父亲在正在建设的张舍镇承包一些小工程,而他的母亲,在门口的企业里打工,每个月也能赚接近2000元。

李明辉的家庭劳动力的配备就是普通农村家庭的配备,记者调查了解到,像李明辉一样的年轻人,有的跟他一样在创业,也有的在镇里的商业街上开门店,真正在工厂里打工的几乎没有。

在调查的时候,记者还走进了位于肖家村的一处工厂,在生产线上,记者看到的多数是35岁左右的女性,他们当中,甚至有人把孩子也带上了生产线,让孩子在一旁做作业,她们则在生产线上工作。“我们只能用这样的,因为家庭而无法外出打工的家庭妇女。”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张舍镇 ,这样的劳动力大概有2000人左右,由于附近铸件厂非常多,工资也比他们高,即便是这样的人,他们也不好招,“现在根本就没有人到外地打工了。”

采访中,附近的东南营村书记张永东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养鸡场,他和妻子每年的收入也有10多万元,可是,他的孩子并不想继承他的养鸡工作,“孩子感觉这是个体力活,他现在在青岛的一个工厂里做质检员。”

临沂市费县费城镇钟山村

本地企业一大堆外出纯为长见识

费城镇距离费县县城不远,钟山村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村书记刘修涛说,在三四年前,他们村平常的人口不过500人,“当时,有劳动力的村民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毕竟,光是地里的收入也不够花。由于出去的多数都是年轻人和家里的男劳力,所以,剩下的500人多数是种地、看孩子的妇女,以及老人。”

“现在,我们村白天在村里的人口恐怕也就200左右,而到了晚上至少得有七八百人。”刘修涛说,这是他们村同以往的不同,“白天,村里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没有青年劳动力,如果不是周六周日,恐怕村里连100人都没有,因为孩子们都去上学了。而到了晚上,在附近工厂上班的村民都回来了,只有少数在外地打工的回不来,所以,村里也就到了七八百人。”

对于村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刘修涛说,他也没有统计,“但是你说的18到30岁的人群,大概有一半在外地打工。”

这一点好像与刘修涛自己说的有点相悖,他开始说镇上的企业多,村民多数都不到外地去打工了,可是 ,他现在又说,有一半的年轻人在外地。对此,刘修涛解释说,“年轻人终究跟三四十岁的人不一样,他们想去外地开开眼界,长长见识,等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们就回来结婚。特别是女孩子,一旦结了婚,就再也不会选择到外地打工了。”

钟山村村民王明玲的婚期是今年春节前后,所以,她从今年年初订婚开始就不外出打工了,而是选择在费城镇的银光纺织厂上班。“反正在哪里打工都是打工,虽然在临沂挣的少一点,不过也不要紧,毕竟,还想赚钱,还想照顾家里,两者也不能兼顾,再说了,在这里每个月也能赚到近2000元。”王明玲说,到目前为止,他的未婚夫还在浙江打工,“他在一家电子器件厂打工,一个月能赚5000元,他说,结婚后他还想出去,我想让他在我们村的纸箱厂工作。”对于婚后丈夫的去向,刘明玲笑着说,“再说吧。”

通过记者在费城镇的走访,记者发现,在费城镇不旦有大型的纺织厂,还有很多纸箱厂、大芯板制造工厂,以及和这些工厂配套的各种各样的工厂,当然,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商店、餐馆及娱乐场所。“5年前,这里就一家大型的饭店,而现在,至少有10家,这里边也需要不少的劳动力。”刘修涛最后说,虽然,他也没有仔细调查过,他们村的年轻人到哪里去了,“可是,我知道现在真正闲着的很少。”

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乡邵楼村

企业就在家门口独生子女不远走

三年前,济宁和菏泽地区都是青岛主要劳动力的来源地,有一趟青岛通往曹县的列车,也因此被称为农民工专列。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这趟列车总是满员的。可是,最近一年多以来,这个群体在慢慢变小。记者随机对邵楼村的10名年轻人做了调查,每一个年轻人都到青岛打过工。王宝庆 ,曾经在岛城一家企业的配货车队工作,负责配送货物。翟瑞婷,从18岁到24岁都在城阳区一家服装厂干服装加工。王淑美,从2009年到2011年在青岛的工艺品加工厂串项链……

他们现在都不出去打工了,全部留在了本地。“我今年26岁,不能再打工了,得有一份自己能长久做的工作。”王宝庆说,他打工5年,攒下了10万元钱,“另外我的父母又给了我一些,再加上贷款,我承包了一辆长途车,平常就干长途运输,这样下来,虽然每个月也赚不了太多的钱,可是,算是一份稳定的收入。”

翟瑞婷两年前已经结婚,现在已经是一个一岁孩子的妈妈了。“要说让我出去打工 ,实在是不现实,我总不能带着孩子去打工,也不放心把孩子放给老人。”翟瑞婷说,如果是放在以前,她有可能在两年后,也就是说等孩子三四岁以后,再次出门打工 ,“毕竟,光靠地里的收入肯定是不行,为了生活就得出门打工。可是 ,现在不同了,在我们村周边有三家纺织厂,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到厂里去上班,中午回家吃饭,再陪孩子玩一会,上班的时候,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看,赚钱、照顾家两不误。”

除了王宝庆和翟瑞婷,王淑美也算得上是一个代表。“前两年,我刚满18岁的时候就辍学了,看到村里很多人到外地打工,每到春节都能穿着好看的衣服,拿着漂亮的手机回来,我非常羡慕,宁肯跟父母闹翻了,也得到外地去打工。”王淑美说,现在她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她也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了,就听了父母的,不再外出打工。最后,王淑美还开玩笑一样,告诉了记者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我父母怕我在外地找了对象,要是那样的话,我就不能回来看他们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在邵楼村,到外地务工的也有一些人,毕竟,当地的企业多数是纺纱厂、纺织厂、手套厂等适合女性打工的工厂,而男工多数需要到外地打工。但是,他们打工的首选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因为那里的工种多为电子产品,工资也相对较高,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业内分析企业“出走”也仅是权宜之计

从岛城一路走到曾经的主要劳务输出地临沂和济宁、菏泽地区,通过对十多家企业、十几个社区村庄的调查采访,一个企业因为用工荒而“逃离”城市,迁到枣庄、临沂、济宁、菏泽等地农村的路线图愈来愈明显,再加之当地经济的发展,曾经的劳务输出地企业越来越多,劳动力输出越来越少,而城市企业用工荒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也展现在了记者的面前。

之前,已经完成企业搬迁的青岛贺一玩具厂经理张强告诉记者,他们把工厂迁到的枣庄,一个月就能省下20多万元。”张强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工厂一共有200名一线操作工人,在胶州,每个工人每天的工资是80元,在城阳,每个工人每天的工资是100元。如果工厂建在胶州,他们需要每天支付一线工人16000元,如果建在城阳,则需要支付20000元。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所以,公司选择了“逃避”,他们花了几万元把工厂迁到了枣庄。“迁到枣庄后,明显好多了,一线工人每天的工资是60元,这样我们每天只需支付12000元,每年能省下多少钱,不必多说。”张强说,因为在青岛的工厂比较多,他们需要的是年轻或中年女性,这给他们很窄的选择面,“在枣庄就不同了,中年女性劳动力充裕 。

除了贺一玩具厂,正在打算把工厂外迁的企业也非常多,比如说青岛金木制衣厂、比如说流亭工业园的致远纺织厂和鑫正电子配件厂。

就在这些企业选择出走的同时,诸如济宁、菏泽等地的乡镇政府部门也正加紧招商,他们经常主动联系这些企业,开出政策上的优惠措施,让这些企业迁到他们那里去。同时,为了方便企业创业,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了自己的“经济开发区”。

程彦斌是嘉祥县老僧堂乡的党委委员,他每年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这两年,我们乡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纺纱、纺织企业的招商引资,根据目前的情况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乡一共完成了对4个纺纱、纺织企业的招商引资,目前能提供上千个工作岗位,也就是说,老僧堂乡有1000名左右的妇女劳动力不用再外出打工,而同时带动的还有物流运输产业,甚至是餐饮、宾馆等服务业。”

采访调查到这里,城市企业出走的“恶性循环”展现的更加清晰,面对这种情况,致远纺纱厂董事长肖斌元无奈地说,“不选择‘出走\’,就是选择死亡,我们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出走\’之路势在必行,现在还能招到一些人,到3年以后呢?或许,明年就招不到人了。”

对此,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的学者张樨樨表示,人力资源越来越宝贵,城市工厂的“出走”也是必然之势,“即便是企业的出走,也仅仅是解燃眉之急 ,之后,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将是人力短缺之后的困境,进而,中国制造业也将迎来机械化作业的改革高峰。”

文/图  记者 王磊

新闻推荐

饭店入口的嫩肉可能“买粉”了嫩肉粉9元一袋,啥肉都能放它含亚硝酸盐,能让腐肉变鲜

烧烤摊、酱货店里的低价羊肉串、酱肉是怎么加工出来的?为何价格这么低?近日,记者暗访了平度添加剂销售市场,发现廉价肉串都和嫩肉粉扯上了关系。有...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记者四地探访曾经的劳动力输出地 自创业、本地企业等“截留”一线操作工独生子女不远游 城市企业难借“力”)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