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新闻 灵山新闻 浦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钦州市 > 浦北新闻 > 正文

百万块废瓷片 “贴”出博物馆浦北一民间收藏者变废为宝,倾心打造瓷屋宣传“小江瓷”文化

来源:南国今报 2015-09-08 02:00   https://www.yybnet.net/

这栋私人博物馆的外墙全是用碎瓷片贴的。

今报记者陆旺 文/图

瓷碗瓷瓶裂了碎了,还有用吗?浦北一位收藏者把收来的大批碎瓷片,用了四年时间,硬是“贴”出了一个“小江瓷”博物馆。9月3日,这栋里外镶砌满碎瓷片的民间博物馆已经完成过半,近期因网友的曝光引来众多参观者。

1

用碎瓷片装修

工艺令人叹奇

近日,浦北县的一栋建筑引发众人关注。该栋建筑的外墙、内墙里外贴满了碎瓷片,碎瓷片上的青花图案,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

“全国都很少有的,在县城里能做成这样确实让人惊讶。”9月3日,记者随同一些收藏爱好者参观了这栋建筑,有收藏爱好者这样评价。

该建筑位于浦北县解放北路,有两层楼,一楼大厅,不规整地支在木架上的瓷器,擦得锃亮。用指尖划过二楼的廊壁,一个个光滑只露出椭圆状的瓷器碎片,波浪般发出不一样的音色。

顶层数百平方米的地板上,满是破碎的瓷碗瓷瓶,一层压着一层足有半米高。网友称,正是它们,使这栋建筑变得不一般。

2

想建私人博物馆

宣传当地瓷文化

9月3日,这栋建筑的主人黄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到天津游玩,发现有一栋用瓷器做成的建筑,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参观。受此启发,他也想建一座瓷屋,“这或许能传承祖上‘裕和号\’制窑的传统,还能宣传家乡的‘小江瓷\’文化”。

返回家乡后,黄先生开始收集材料,雇人在浦北一些古窑回收碎瓷片。

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共回收了上百吨碎瓷片。

在聘请的装修工正式上岗之前,黄先生先让装修工在一个小屋子“见习”,即练习如何在屋子内外墙艺术地铺设碎瓷片,只有通过考核者才正式雇用。四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100多个装修工参与了建设瓷屋。

黄先生表示,他将把这栋楼建成一个宣传浦北“小江瓷”的私人博物馆,展出他收藏的一些“裕和号”等“小江瓷”,并免费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将达2000多平方米,目前工程已过半。

3

“小江瓷”收藏热

盼政府引导扶持

据了解,浦北县的瓷器历史悠久,俗称北有“景德瓷”、南有“小江碗”,该县产品长期以来畅销东南亚。近几年,浦北县在打造“小江瓷”产业,陆续涌现了一批“小江瓷”收藏爱好者。浦北收藏家协会会长陈世俊表示,像黄先生这样悉心打造“小江瓷”民间博物馆,无疑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小江瓷\’,是好现象;但我们现在缺乏一些行业规范,容易出现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陈世俊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当地青少年以及“小江瓷”收藏爱好者的教育和培训,并制定行业规范,加大资金扶持,以增强“小江瓷”的影响力。

新闻推荐

县安监局副局长被立案侦查

◎《烟花厂爆炸   一串疑云待解》后续涉嫌玩忽职守罪今报钦州讯(记者陆旺)3月28日,记者从浦北县检察院...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万块废瓷片 “贴”出博物馆浦北一民间收藏者变废为宝,倾心打造瓷屋宣传“小江瓷”文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