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海
城市测绘信息化建设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测绘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一手抓数据资源整合,一手抓应用开发。要面向应用,创新技术,大力推进数据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应用体系的建设。
数据是信息化的城市测绘体系的主要资源,要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建设一个能完整地描述城市自然和社会形态及其基本属性信息的多尺度、多数据源、多时态的数据体系。
技术是城市测绘创新的关键,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形成与地理信息采集、更新、加工、处理,到管理、共享、分发与应用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从城市空间基础数据生产、管理、发布、应用等方面考虑,标准体系包括参考系统标准、数据模型标准、数据字典标准、数据采集标准、数据质量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
管理体系应包括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机制、政策与法规、安全机制等。现阶段的重点是逐步建立关于空间信息管理、共享方面的政策与法规。
应用体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和公众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应用包括电子政务建设、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紧急事故指挥调度系统等;行业应用主要是各行业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研制开发适合于本行业的各种应用系统;公众应用则应以网络为主要途径,以电子地图为载体,加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的集成,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形式灵活、方便快捷的地理信息服务。
同时,随着城市测绘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思想认识、工作机制、政策体制等各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所以,当前城市测绘信息化建设必须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工作机制,以促进城市测绘信息化的稳定发展。
技术创新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城市测绘单位要跟踪国际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组织快速空间定位、智能数据获取与生产、网络管理与分发服务中的疑难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在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技术、工艺流程。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要素,是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核心。测绘行业人才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批掌握信息化测绘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创新型人才;一批能熟练从事测绘生产、数据处理、分发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一批懂业务,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信息的共享、系统的共建是实现信息高效利用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避免重复建设、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措施。要研究制定共建共享的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信息数据密级划分、知识产权界定和保护、用户权利和义务、价值补偿等问题;要加快建立共建共享的标准体系,制定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生产、更新、建库和数据格式等标准。
总之,必须转变观念,以战略眼光认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意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内涵与前景,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好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将发展的方向调整到面向地理信息应用的轨道上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测绘保障和服务,实现城市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莒县勘察测绘院)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张传明)今年以来,莒县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农机安全执法检查、综合治理“三项行动”,保证了莒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这个县组建了8个便民服务小组...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