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滕聿刚)今年的姜价坐上了“过山车”,每公斤的批发价不到1元钱,还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而在莒县洛河镇章庄村,由于大面积推广了西瓜和大姜套种的做法,这里的姜农却没有“血本无归”。
据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强介绍,这个村有小拱棚900多亩,多为种植西瓜。从四五年前开始,他们探索在西瓜棚内套种大姜,不仅没有影响西瓜的产量,大姜收成也很好,与在大田里种姜产量相当,大姜还能提早一个多月上市卖个好价钱,种植户收入大幅增加。
村里的大姜种植户孙忠告诉记者,西瓜和大姜套种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大姜在小苗期需要避免阳光过强,和西瓜套种能利用瓜秧给大姜小苗遮阴,两茬西瓜收获后正好大姜长成,收了大姜还可以再种一茬菜,总成本仅增加三袋化肥钱,收入却大增。孙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拱棚收获3500公斤大姜,按去年的价钱能挣1万元。就算今年行情不好,也能换3000多元。最后种茬菜怎么也能挣个一两千元,比起单纯种西瓜,每亩地能收入5000元左右。
洛河镇党委书记王磊说,该镇有12000多亩西瓜大棚,目前有9000多亩推广了西瓜大姜套种技术。最初套种技术还存在浇水湿度、栽种密度难掌握等几个技术难关,镇里组织农业专家帮助农民攻关,成功解决了技术难题,并组织相关种植村的两委成员和种植大户观摩学习,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套种。
“能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技术,镇里就要大力推广”,王磊告诉记者,近年来农产品市场波动很大,镇党委政府积极为农民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此外,镇里还在推广新技术上下功夫,利用新的实用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抵御市场风险。
新闻推荐
莒县全面提高建议提案办理实效 创新“四查一改、两次见面”办理制度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李建海 纪德文)经过对近年来政府系统办理建议提案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结合向更高层次提速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今年以来,莒县积极完善办理网络、规范办理程序,探索实施“四查...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