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宋年学)2011年,莒县职教中心成为全市惟一一所中央财政立项支持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该校以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根据建设任务书和规划方案,按照既定的项目建设验收目标和监测指标,扎实推进、稳步实施,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推进校企紧密融合,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有效教学。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莒县职教中心对重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过滤”和“还原”式的精细化处理,力求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有价值”;4个重点建设的专业均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一次,聘请业界专家、技术精英集中到校参与专业课程规划,为专业建设把脉领航,将企业对人才的使用标准和岗位技术标准引入课程;研发校本教材,整合学校和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吸纳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编制实用性强、通俗易懂、便于学习、符合岗位需求和技术要求的校本教材。迄今为止,该校共编制校本教材4本,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岗位技术要求。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修订出台了《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若干规定》等8个制度规范,建立起管理制度新机制,理顺办事流程,规范办事行为,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
加强师资建设,促进专业成长。通过实施“专家引领导航、学术研讨促动、外派研读进修、校本发展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改善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结构。深入实施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年有两个月到企业生产一线或示范实训基地接受培训和实践,参与企业生产、项目研发和技术改造,不断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建立教师人才梯级储备机制。学校建立了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人才的梯级培养培训和国家、省级、市级、校级的人才梯级储备机制。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和成长的支点。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翟淑涛 刘长珍)今年以来,莒县着眼于提高防御极端、异常、局部、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及早谋划防汛工作,增强“夏汛冬防”、“夏汛春防”意识,为及时做好防汛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