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9月15日,夜幕刚刚降临,莒县文化馆内就传出阵阵歌声,莒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正在紧张准备“喜迎十八大、颂歌献给党”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
据悉,“喜迎十八大、颂歌献给党”爱国歌曲大家唱是莒县首届文化节的活动之一。莒县首届文化节自7月5日启动以来,将持续5个月,每个月一项主题活动,内容包括: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民间戏曲歌舞调演、“喜迎十八大、颂歌献给党”爱国歌曲大家唱、道德模范事迹巡回展暨莒县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莒县文化旅游节等。
今年以来,莒县以“文化惠民、文明育心”为主题,以莒文化深度研发为总抓手,以争创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速实现由文化大县到文化强县的跨越,由文化资源优势到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变。
从“一盘特色菜”到“一桌文化盛宴”,莒县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日趋升温。在旅游策划和旅游开发中,注重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以莒文化为龙头,建设“三大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立足浮来山、马鬐山、屋楼崮、东夷文化园、毋忘在莒园、陵阳河遗址公园、浮来青生态园、沭河湿地公园、莒州书画城、莒州博物馆、莒州文化中心的“三山五园一城一馆一中心”,打造“莒县两日文化旅游圈”,全力建设以地域古文化和生态文化为载体的链式产品体系。开发建设以横山革命根据地和蟠龙山革命烈士陵园为重点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创作革命历史作品,开发长寿之果银杏、“江北第一茶”浮来青、蔬菜之王芦笋、“毋忘在莒”品牌酒,复制馆藏文物产品、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打造以红色文化和民俗物产文化为载体的近代文化产品体系。成立沂蒙画派,借力“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打造以莒州书画文化为载体的特色书画文化产品体系。
立足文化惠民,发展文化产业。共发展各类印刷企业69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7家、包装装潢企业37家,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有8家企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年出口创汇2500余万美元。全县文化印刷产业实现年产值7.37亿元,销售收入7.24亿元。文化企业发展到386家,书画装裱业发展达到100余家,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文化惠民、文明育心”,着力构建“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深入实施“千百重点文化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五大惠民工程”,推动了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和社区倾斜。目前,已建成“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各类活动点86处,建起乡镇文体中心21处,建成高标准镇村文化广场80余处,参照标准建设的村级街头公园216个。每年组织开展“送戏进村”活动1100多场,每村每年都能欣赏到一场传统戏曲,每村每月都能观看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民群众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尽享“文化大餐”。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厉昊颖)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欢度国庆、中秋双节,自9月15日始,莒县文化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县内书店和图书、期刊零售出租点以及校园周边书摊全面进行检查。此...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