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张甲伟 马德民辛有东)今年来,莒县继续坚持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计划投入9.4亿元,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让提速发展的成效更多地惠及群众,目前,县财政投入民生支出达到5亿余元。
着力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落实新农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五保供养等各项惠民政策,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8%,上半年累计为15.7万名60周岁以上城镇和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6700万元;着手实施了莒县社会福利中心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规划建设集“三无”人员收养、社会老年人代养、医疗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和残疾人康复中心,目前项目征地拆迁、规划方案等基本完成。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从2007年起,先后多次增加教师工资及津补贴,2012年的人均月工资是2006年的3.29倍,城乡教师工资实现统一标准发放,教师的平均工资比全县公务员平均工资高出335元。连续6年每年公开招考200名左右教师充实到乡镇中小学和幼儿园,目前,已累计招考青年教师1214名。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将城阳街道中心初中整建制纳入县直管理,更名为“莒县第六中学”,并将县实验高中、职教中心、第六中学三处学校整体搬迁;积极推进城阳街道中心小学整体划归县直管理,拟将下辖5处小学分别归并到城区第一、二、三、四、五实验小学,城区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86亿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28.8万平方米。
深入实施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全县21处乡镇卫生院和521处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完善新农合工作机制,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全县参合农民达到83.5万人,参合率达到100%,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0%以上;投资1.56亿元的莒县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投资450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业务楼已开工建设,精神病防治医院勘测和图纸设计已开始。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总投资10.2亿元的沭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可研报告已通过淮委评审,批复后抓紧组织实施。总投资2992万元的袁公河治理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启动实施了总投资3.36亿元的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其中年内计划投资1.72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189个,硬化道路200余公里,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继续实施总投资1.46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110千伏刘官庄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陵阳输变电工程,改造升级部分农网中低压项目,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郑步新 陈祥奎)近日,莒县四中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师生以文明合理、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意愿,做理性的爱国公民。该校召开了维稳会议,传达了上级维稳会议的精神,强...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