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幸福工程”普惠莒县民生

来源:日照日报 2012-10-10 22: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江雪

10月8日,家住莒县县城南关的于忠升高高兴兴地送自己的女儿入学,前不久关于“择校”问题的愁云一扫而光。原来,女儿所在的明德小学与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合并成为了一所学校,并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进行了重新配置,让他打消了给孩子转学的念头。

近来,莒县以“大民生”理念谋划百姓幸福工程,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多投入、广覆盖,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日益提升。今年,该县计划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高达9.4亿元,让发展的成效更多地惠及了群众。

让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莒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以来,莒县公共财政投入教育事业资金累计超过23亿元,新建第五实验小学,对10处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了迁址新建,并对第一、二、三实验小学和第二、四、五中学进行了扩建,累计维修改造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了投资1.2亿元的东部新区高中建设。另外,该县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进行优化整合;恢复了县一、二、四中三处高中国有公办性质,将城阳街道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及其附属村小整建制划归县直管理,对县职教中心、实验高中和六中进行了布局调整。同时,从2007年起,该县每年公开招考200名左右教师充实到乡镇中小学和幼儿园,有效解决了原来教师队伍结构倒挂现象和部分新课程不能开齐的问题,城乡、校际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在关乎百姓健康的医疗卫生方面,莒县的“幸福工程”也是普惠群众。招贤镇大铺村村民时谚凰刚刚因腰椎间盘突出而住院花费4000块钱医药费,新农合负责报销了3500多元,这让她又惊又喜。

高比例报销的背后,是新农合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2005年至今,莒县新农合个人交费标准由2005年的每人10元、政府补贴10元,提高到了每人60元、省市县财政补贴240元,乡镇卫生院药品报销最高比例达到了90%,最高报销额度达到了15万元。为此,莒县财政光今年就拿出了6000多万元予以补贴。

更让群众感受到幸福的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莒县各级医院已经实行了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也就是说,即使病人入院时一分钱不带,也照样能住院治病;乡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行药品“零差价”,所有药物都是从省招标中标企业直接进货,有效杜绝了非基本药物进入乡村公立医疗机构;建起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的互联互通的健康云平台,实现了以健康保障为目的的包含电子病历在内的健康信息储存、共享和使用,从而提高了就诊的准确度,大大减少了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诊治效率。 

新闻推荐

小店镇:足墒播种小麦保苗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王永亮 牛吉静)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小店镇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保障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造墒播种小麦,确保播种小麦苗齐苗旺。针对近期天气晴好,土壤水分急剧...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幸福工程”普惠莒县民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