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王家宏陈洪福
12月10日13点,莒县招贤镇党群服务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接话员纪宇连忙接听并记录:招贤二村一排10户突然断电,希望镇政府派人帮忙解决。
正在值班的镇领导随即打电话给镇供电所:“二村有群众断电,请立即派人检修。”
13点15分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招贤二村,13点35分工作人员在办理结果单上写下:因村民用电不当导致跳闸,已向村民讲明用电注意事项并恢复供电。
14点20分,党群服务中心电话铃声再一次响起。纪宇拿起电话,还没等开口讲话,话筒那边传来浓浓的火药味:“前些日子打电话说我们的暖气没供,你们说立马给查查什么原因,这都多少天了,还不给解决……”
服务热线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即时、勿拖”,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呢?纪宇耐心地说到:“您千万别生气,我这就给您核实,一会就给您回话。”
挂了电话,纪宇赶紧查阅党群服务热线办理结果单,可还没等她找到,对方又打来了。她小心翼翼地接起了电话:“您别生气,我正在给您办。”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啊,暖气在给你们打完电话的第二天就通了,是家里老人嫌热把开关给关了,我最近不在家,刚回家也不知道这些,刚刚那些话实在对不住了。”
在莒县,有这么一个群众大事小事都习惯打的免费电话——“123党群服务热线”。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莒县整合组织、信访、综治等多个部门,在全县21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分别开通了尾号为123的党群服务热线。广泛受理群众的各类咨询、求助、投诉、意见建议等问题,每天有一名镇领导坐班办理来电事项。
“以前有什么难事,都要跑到镇上去,有的甚至跑几次都办不利索,很不方便,现在只需打个电话,就会有干部上门处理,真是太方便了。”莒县东莞镇门楼村的村民杨洪宝说。
在热线开通前,有些干部认为这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然而热线并没有成为干部们的“包袱”,反而成为了干部们的“降压线”,群众的“幸福线”。通过干部及时“登门造访”,第一时间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矛盾纠纷,保证了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使各种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热线开通以来,莒县各乡镇街道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难题365件,直接由乡镇街道帮助解决347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76起,收集意见建议245条。
“多站在群众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多想一想群众需要什么,我们能够为群众做些什么,党群关系改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莒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滕海青说。
新闻推荐
12月17日,参加“爱心手牵手·点亮微心愿·城市公益行”关爱活动的莒县峤山镇第二中学学生及东港区第三小学小志愿者正在市图书馆聆听志愿者讲解。当日,市阳光助残志愿者协会联合东港区第三小学最美...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