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新姿绽放精彩呈现 ——— 点击东港

来源:日照日报 2010-09-25 20:55   https://www.yybnet.net/

社区居民健康实现“动态管理”

近日,东港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协同应用系统全面启动运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该系统,为居民建立动态、连续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且健康信息随居民每次看病、家访及时更新,实现了健康“动态管理”。

南湖镇:“茶之旅”即将“启程”

南湖镇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一条“茶之旅”休闲旅游观光路,该路预计年前完工。全线贯通后可把该镇的“四湖”绿茶基地(日照湖绿茶基地、大山-北湖绿茶基地、上下湖绿茶基地、马陵湖绿茶基地)与竹洞天、日照水库、会稽山、宅科梨园、马陵水库等旅游景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圈。

“编外儿女”让空巢变暖巢

秦楼街道采取“立体服务”模式,组织、引导党员与独居、“空巢老人”结对子,定期上门服务,争做“空巢老人”的“编外儿女”,了解他们的需要,增进与空巢和孤寡老人、残疾人的联系,让他们不再孤独。

河山镇农民组建“联合舰队”闯市场

河山镇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抱“团儿”,生产集“团儿”,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解决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

为农村青年提供“青春创业信贷”

东港区团委与农村信用社设立了一个鼓励农村青年创业的贷款项目,截至6月,已有20户青年农民享受创业贷款,授信额度534万元,已发放445万元。下半年,团区委还将启动青年创业信贷计划农业银行项目,扶持240名创业青年。

为残疾人撑起保护伞

近日,东港区残联、秦楼街道城市花园社区为残疾人安装和配发了扶手、坐便器、轮椅,为聋哑人安装了闪光门铃和闪光水壶。该街道通过建立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危房、将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镇低保范围等,用爱心撑起残疾人的保护伞。

秦楼街道:楼宇经济再攀高新

今年以来,秦楼街道招引入驻楼宇项目22个,计划投资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亿元,贡献税收1000余万元。

开展专项资金审计调查

今年以来,东港区审计部门把涉农资金、社会保障资金、旧城改造资金等作为专项资金审计重点,组织专门力量重点审计。至日前,已完成土地出让金、政府采购资金、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等7个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欠缴土地出让金、支农资金使用不规范等30多个问题,提出整改建议20余条。

“三张产业特色牌”助农增收

东港区力推“三张产业特色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扶持特色产业,形成了苹果、草莓、茶叶、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产值达3亿多元。鼓励畜牧养殖,成立了30余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定期交流养殖技术,互通信息。对辖区内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到企业务工,目前该区“两栖”农民达12000多人,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41座除险加固水库安全度过主汛期

9月12日,从东港区水利局了解到,该区今年主汛期前完成的41座小型病险水库全部安全度汛。主汛期前,该区11座2010年除险加固水库已全部完成,标志着该区41座病险小型水库三年除险加固任务全部完成。

两城镇:一棚多用助农增收

两城镇大界牌村“两委”带动农民转变种植方式——— 夏季在空置的大棚种菊花,并联系好出口商,让大棚整年硕果累累,增加了农民收入。

347户贫困残疾人免费住上新房

今年,东港区为8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成。近年来,该区已为347户贫困残疾人改建了住房,让他们免费住上新房。

低保家庭乐享多重优惠

连日来,来区民政局办理证明的人络绎不绝。凭低保证明,有线电视收费标准由300元优惠到150元,子女考上大学每人可以申请一次性新生入学救助金4000元。低保家庭还享受再就业、供暖、医疗、教育、廉租住房、司法、医疗保险交纳等系列配套优惠政策。

农村公路改造由“量变”转向“质变”

9月14日,从东港区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全区共需改造农村公路23条、19.3公里,19.3公里的农村公路最长的路段为1.7公里,最短的仅为0.2公里,分布于7个镇、街道。23条农村公路中17条是新建的、6条改建的,其中有5条与国省道相连,有1条蓝莓基地特色农产品路,共连接31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本次改造以优化路网结构为主,注重整个农村公路网的连网畅通。

23名“外来媳妇”有了日照户口

户籍整顿工作开展以来,东港公安分局特事特办,共为23名“外来媳妇”办理了户口迁移。

强化校产管理

今年以来,东港区国资局将校产管理作为资产管理的重点,通过托清资产底子,建立电子档案;设立专门机构,在各所学校配备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提升全区校产管理水平。

台胞丁永祥家人考察家乡教育

9月9日上午,爱国台胞丁永祥先生之子受丁永祥嘱托,到涛雒镇了解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丁永祥祖籍涛雒镇,早年移居台湾,是当地著名实业家。丁先生虽然阔别涛雒多年,但念念不忘家乡教育发展,分别于2000年、2005年投资130多万元,兴建了涛雒中心初中教学实验楼——— 景晨楼和涛雒中心小学图书馆——— 永苓馆,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品牌渔业富民兴渔

截至8月底,东港区组织申报的“盛朝阳”牌中国对虾、“明佳”牌海参、“黄家塘湾”牌水产品三个商标品牌全部获工商部门审批,实现了该区渔业品牌零的突破,促进了渔业品牌创建的有序进行。

安装204国道辖区道路隔离设施

近期,东港区以国省道、旅游景区路段、公路500米范围内交通事故易发路段为排查整治重点,积极对新修204国道路宽15米双向四车道路段及时增设中间隔离墩、反光锥、警示闪光灯等安全设施。目前,道路隔离设施已安装完毕,有效杜绝了车辆逆行、非法占道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本报通讯员 刘伟 乔祥明 牟海龙 刘静 杨波 刘宇李斌 郭东江 刘静 费城吕倩 孙富刚 孔美玲 李晓红杜丽丽 周晓明 张永恒 司凯 李凤梅 供稿)

东港区三庄镇陈家沟村有千亩板栗,有“江北板栗第一村”之称。眼下,每家每户都在栗子园里忙捡果。在村民陈祥福家有3号、9号、薄壳、大红袍、韩国菜栗等近10个品种,现在也陆续成熟了。 (本报记者 孟凡虎 摄) 

新闻推荐

河山镇:农民“抱团儿”闯市场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吕倩)“跟着社里走,产销不用愁;跟着社里干,农民有钱赚”,这是河山镇加入合作社农民的共同心声。由农民自发、自主、自愿集资入股建立的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抱“团儿”,生...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姿绽放精彩呈现 ——— 点击东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