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江
日照经济开发区一读者来信问:最近经常在报上看到“包容性增长”一词,到底什么是“包容性增长”?它与“科学发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0月11日《浙江日报》刊发的由萧江撰写的《怎样理解“包容性增长”》一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什么是“包容性增长”,以及它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我们转载此文,作为答复。
——— 编者
对于“包容性增长”一词,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甚至包括经济学家。其实,“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来的,也是国际组织在近10年间逐渐完善的一个概念。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倡导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
虽然包容性增长相对是个经济概念,但它与近年来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一脉相承。我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只有更加全面、均衡地发展,才能使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如果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包容性增长这一新概念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对机会平等的强调。
一般来说,包容性增长主要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而各成员国之间的包容性增长,更多的是指贫困的国家在全球的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践行包容性增长关键在于全社会各界人士要讲“包容”。包容是一种境界,只有各界人士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胸怀坦荡、无私无畏,才能自觉行动起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用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践行包容性增长,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发展,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10月19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艺术院院长、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前来日照市参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日照校友作品展时,就日照市黑陶文化、海洋文化、农民画文化等文化创意产...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