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均薇
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调整中促发展,日照市积极构建现代产业、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四大体系”,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现代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600多项,累计完成投资502亿元。今年1—8月,137个工业调整振兴项目开工建设106项,累计完成投资236.4亿元;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 141.9亿元,增长20.8%。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先扶持100个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项目。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9.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17.6%,比2005年提高9.7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305.48亿元,比2005年增加1倍;实现旅游总收入101.7亿元,比2005年增加1.6倍。今年1—9月,预计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20%。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北方绿茶之乡。全市海洋水产养殖面积达9.5万亩;茶园达12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占山东省半数以上;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98家。今年,重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全面启动现代农业“121”科技提升工程。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5%,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2.3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体系
日照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注重向农村农民、困难群体和基本公共服务倾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等化、全覆盖。
今年以来,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进展顺利,市社会福利中心、救助管理站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城市由每人每月276元提高到303元,农村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300元。不断完善“货币直补、购租自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为8010户中低收入和困难家庭发放了经济适用房补贴和廉租房补贴。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7.65%。
公共安全体系
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员化的维稳长效机制。日照市扎实开展基层平安创建、领导干部大接访大走访、突出治安问题集中整治等系列活动,全市信访总量、刑事警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连年下降。
今年1—8月,全市信访总量、“两抢”警情、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26.7%、9.2%,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在全省社情民意调查中,日照市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干警的满意率在全省17市中均居第一。
生态环境体系
坚持环保优先、生态优先、节能优先,日照市制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环境体系的意见》,严格保护与控制海岸带、饮用水源地、卧龙山等重点区域。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8平方米。
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坚决控制“两高”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在全省2009年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日照市第五次夺冠。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09年下降13.75%。
新闻推荐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刘贵恒 张 伟) 为营造良好税收法治环境,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东港区国税局南湖税务所深入开展回访工作,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需求回访”,及时掌握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将...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