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林德强 宋阳光
近年来,市建委以坚持做大做强建筑业为目标,积极引导施工企业拓展外埠市场,通过建立品牌带动、整合提升、人员培训、安全监管四大机制,全力助推日照市建筑行业“走出去”,促进了全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建立品牌带动机制发挥优势“走出去”
一个好的品牌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日照市施工企业在外施工过程中始终本着“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把打造品牌作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核心,通过打造品牌工程,树立企业形象,搭建竞争平台。同时,外出施工企业在开拓外地市场时能找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谋求长期发展。山东港湾建设集团主要以港口建设为主,自2005年以来,在威海相继中标承建威海港新港区三、四期工程、威海港新港区三、四期货场及水电配套工程、威海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码头工程)、山东海事局威海海事工作船码头等多项重点工程,赢得了良好口碑。
今年,更是承建了山东省威海船厂整体搬迁扩建5#码头工程。品牌战略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外埠建筑市场的市场份额,提升了企业的行业知名度,也推进了日照市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建立整合提升机制提高实力“走出去”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形成行业竞争力、提升外出施工企业综合实力,实现成功“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针对当前日照市外出施工企业规模小、底子薄、技术水平低等不利因素,市建委树立了大市场经营理念,重点推进施工企业的整合提升,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外出施工企业的实力。“十二五”期间,日照市计划扶持综合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形成一批“航母”级企业,提高外埠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有计划地培植特级企业,发挥其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着力培育山东港湾、锦华、荣光等大型建筑公司,引导他们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争取早日跨入特级工程总承包企业行列,具备国际竞争力。实施整合提升战略,鼓励和引导更多建筑施工企业向产业集群聚集,通过借助大企业的优势和实力,最终实现更多企业“走出去”。
建立人员培训机制创造条件“走出去”
市建委积极拓宽培训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建筑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送教到工地”、开办农民工“业校”等措施,重点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外出施工的经营管理人才,着力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吃苦耐劳的劳务作业人员,提高外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导施工企业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35家,累计培训一线劳务人员3000余人次,提高了广大农民工的整体素质。通过人员职业培训,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外出施工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熟练、吃苦耐劳的劳务作业人员在岗位上迅速发挥技能优势,大幅提高了外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走出去”提高智力支撑。
建立安全监管机制脚踏实地“走出去”
安全是建筑施工的命脉,是外出施工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市建委根据外出施工企业的特点,做到将施工安全管理向外延伸,在抓好本市施工现场的同时,加强对日照市外出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
定期组织人员检查督导日照市建筑企业的外地项目,确保外出施工企业在外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和安全,为日照市在外施工赢得良好的口碑。要求企业自身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力度,加强职工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对施工现场第一安全责任人实行“问责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做好安全监管,不能因企业外出就松懈麻痹,出现监管空白。要求外出施工企业坚持不懈地抓好施工安全,脚踏实地的“走出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7月28日,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调度会议在日照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出席,副市长孙雨致辞。孙雨在致辞中说,日照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76...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