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大鹏 通讯员 刘强
民政之声
本栏目由日照市民政局主办
爱心助学现场
慈善是浩瀚的大海,是灿烂的星空,是滋润心田的甘霖,是抚慰心灵的春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共同的慈善使我们赢得了行善者与受益者、个人和社会的双赢效果。近年来,日照市慈善总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前行,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播撒爱的慈辉:打造了较有影响的“滴水工程”、阳光助学、惠民暖老等慈善品牌,开展了“慈心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等慈善募捐活动,形成了慈善超市普惠民生建设的新思路。截至目前,全市慈善组织共募集善款9625万元,救助支出803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6万余人。
多措并举营造浓厚慈善环境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广开渠道,全方位加大了慈善宣传力度,慈善意识和慈善文化逐渐普及,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通过在报刊、电视台设立专栏和专题节目,开辟“爱心榜”,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宣传的力度。通过在市区300辆公交车上设立慈善宣传标语,建立慈善宣传新媒体,进一步丰富慈善宣传的渠道。通过与市书画院开展书画义捐与慈善公益宣传活动,开辟书画捐赠的渠道,进一步增强慈善的文化气息。通过与市爱心联盟联合举行“祈福中国、爱传百城”大型慈善公益演出活动,积极参与全国大型联动活动,宣传慈善爱心理念。通过向手机用户发布慈善信息,实现了慈善文化宣传的广覆盖。通过与市委宣传部、文广新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开展了“最具爱心企业”评选活动,提高企业参与慈善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了慈善宣传的力度。
不断创新建立募捐长效新机制
近年来,在不断总结原有募捐渠道的基础上,创新确立了“一二三”劝募长效机制:“一”,即组织好针对单一救助项目的募捐活动,针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城市民生工作的重点,适时开发、推出慈善救助项目,开展包括义拍、义演、义卖等活动在内的募捐,使“项目劝募”成为善款劝募的重要载体。“二”,即每年全市集中组织两次大型募捐活动,5月份开展以捐赠现金为主的“慈心一日捐”活动,10月份开展以捐赠物资(衣物)为主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三”,即发动、管理好三类专项基金:一是协议捐赠冠名基金,由企业冠名在市慈善总会设立母本200万元以上的专项救助基金,母本留存企业运转,连续5年每年按照5%的利润率向慈善总会实施捐赠,救助对象充分尊重企业意愿;二是“小额冠名基金”,为实现企业、慈善组织、困难群体三赢的目的,针对暂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又有捐赠意愿的企业设立,连续5年每年捐赠不限额的善款,救助对象和救助原则充分尊重企业意愿;三是“一元基金”,在广大农村、企业、社区、学校设立,体现“一万元不多、一分钱不少”的“滴水”精神,大力发展“平民慈善”,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在此募捐机制的推动下,募捐活动不断丰富,仅去年一年,全市先后开展义演、义卖、义捐等项目募捐活动14次之多,募捐善款300余万元。募捐额也在逐年增加,2009年全市共接收捐款429元,市直比去年增长近40%;2010年全市共募集善款1664多万元,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了287%。
共建共享惠泽困难群体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动,先后开展了情暖万家、朝阳助学、夕阳扶老、康复助医、爱心助残、亲侨助困、“滴水”救助七大救助工程十四个救助项目,惠及全市4万多城乡低保对象、特困大学生、老年白内障患者、贫困残疾人等群体。
今年年初,根据统一部署,在全市实施了“慈心暖老”工程,该救助工程也被列为2010年慈善救助计划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太阳能协会联合开展,为全市52家敬老院全部安装太阳能洗浴和开水饮水设施。项目共计支出善款150万元,项目将彻底解决全市所有敬老院的老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的洗浴难问题,并基本能实现一年四季长供热水。同时,这一整套设施的运转,无任何能源损耗,达到了低碳、环保、节能的目标。项目预计每年将为日照市敬老院节约煤炭消耗500多吨,折合资金约80余万元。
与此同时,市慈善总会积极做好救助调研,于2010年上半年联合市民政局低保科对日照市大病的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于今年联合上海东方医院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救助活动,初期计划救助30名患者,目前上海东方医院已经来日照市对该30名患者进行了术前检查,就检查情况对相关患者进行手术。
此外,市慈善总会积极做好日常救助活动,通过与大型连锁超市联合建设爱心慈善超市,发放爱心救助卡,每月定期发放救助款到救助卡中,用于困难群众的日常救助。
心系灾区用爱传递温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日照市各级慈善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举全市之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指示要求,迅速行动,严密组织,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市慈善总会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公布账号,全力以赴投入救灾款物的接收管理工作,并将捐赠的详细情况以“爱心榜”的形式分期分批在新闻媒体公布,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举办了大型赈灾捐助活动,现场募集善款2088万元;与市侨联、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动员侨胞、爱心企业参与捐助活动;与日照凌云家电城、家居广场、日照酒厂等单位联合举办义卖捐赠活动,为灾区人民奉献了一片爱心。许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主慷慨解囊,捐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多达30余家。在这次全民参与的爱心救助中,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募集抗震救灾捐款5696.55万元,接收抗震捐赠物品71622件,其中市慈善总会募集捐款2473.78万元,接收抗震救灾物品48597件。
2010年,面对云南灾区旱灾和青海玉树7.1级地震,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次开展相应捐赠活动,于4月16日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慈心一日捐”和抗震抗旱救灾捐赠活动的通知》。活动重点突出做到了一下三点: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两办”在灾情发生后第二天就保证发出了倡议募捐的文件,第三天市级领导举办了集中捐赠仪式,随后各区县全面展开。二是找准时间点。为支援云南灾区抗旱救灾和青海地震灾区抢险救灾、重建家园,市里决定将2010年“慈心一日捐”活动和抗震抗旱捐赠活动结合进行,避免了短时间内组织多次大型劝募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三是宣传到位。各级新闻单位,加大宣传,广造舆论;与此同时,市慈善总会办公室积极协调团市委、妇联等部门单位,利用义工队伍的力量,在市区组织义演义卖宣传活动10余场次,印发宣传单20000余份予以配合,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围。这次活动也成功为灾区募集款物470余万元。
加快自建提高社会公信力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注重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建立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制订了《慈善总会办公室工作规范》《善款接收规范》等工作制度,并成立了市慈善总会监事会,聘请了会计顾问、法律顾问,定期对有关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审计,定期请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部门对善款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通过政务公开栏、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定期公示,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推行阳光运作,进一步提高了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公信力。
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本着“善行天下、爱铸和谐”的崇高准则,近年来,日照市慈善事业正在从劝募力度、救助方式、工作机制,慈善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新的变化,相信在现在良好发展机遇和广阔发展空间面前,市慈善总会更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港城人民扶弱济贫、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爱心洒满每一个角落,为开创“十二五”全市慈善事业新局面、构建和谐日照做出新的贡献!
慈善救助卡日照市慈善总会“爱心助残”工程救助金捐赠仪式现场
慈心暖老现场
新闻推荐
高军关注校园文学,不仅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精神底色,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要求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文学有被推向边缘化的趋势...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