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怎样打造“最低交易成本” ——— 写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20周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之际(八)

来源:日照日报 2011-08-26 00:21   https://www.yybnet.net/

田文阁

7月8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市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

这个新设机构,目前只对两家企业服务:日照市凌云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双港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在全区下半年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毛继春讲得很直接:“对‘凌云海\’‘双港活塞\’等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政府\’要舍得花本钱、花精力,尽快获准上市”。

面对企业的感谢,毛继春反而很惭愧:“这个工作做晚了,昆山陆家镇2008年就成立了‘上市办\’,这是一个乡镇。我们是国家级开发区,还坐拥‘世界糖王\’‘全球最大的浆纸企业\’和铁矿石、大豆、原糖进口等多项‘全国第一\’,却没一家上市企业。原因可以找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服务不到位!”

前不久,该区在调研企业交易成本时发现,区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已具备上市条件,但不少缺乏上市意识;而有些急于上市的,其实离上市还有很大距离,却在浪费精力。针对这一情况,毛继春强调:“依靠资本运作早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发区的不少企业已成长为小巨人,年产值超过亿元的48家,其中超30亿元的3家,过50亿元的2家。因此,因势利导,引导企业上市做大总量,提高竞争力,比单一招商更经济、更有效。”

这就是“上市办”的职责:排摸区域内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增进企业了解上市对提高竞争力的好处;帮助有上市需求的企业准备材料,选择券商;提供各类政府服务。

与之配套,设立企业上市培植工作专项经费,建立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激励机制和拟上市企业名录,开通上市绿色通道。到2015年,力争实现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3家,重点培育的拟上市企业15家。

目的就是一个:“打造最低融资成本!”

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最低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数”:

这首先是“马上办”的“最低政务成本”。该区专门出台“企业直通车”服务规范程序,核心是“提供保姆式服务”,从办厂选址、电力供应到子女上学,一揽子解决投资商在日照遇到的困难。明确规定:“不对投资者说不”“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必须做到“五办”,即:对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效快捷“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对重大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实际“上门办”,对条件不具备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探索新路“创新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不推不掩“公开办”。

与此同时,严格“十不准”:不准乱收费,确需收的,一律按下限收取;不准乱处罚,必须处罚的,要事先告知并按下限处罚;不准乱检查,确需检查的,必须经审批备案后持“两证一书一卡”才能实施等。对违犯“十不准”的,企业可直接向投诉中心热线电话反映。

据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孙方金介绍:“对影响和破坏软环境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度,领导干部‘一次告诫、二次通报、三次免职\’,工作人员‘一次警告、二次待岗、三次辞退\’。”

这还是“政府出资”的“最低创新成本”。在《日照经济开发区关于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中,从企业技术改造、发明专利到节能减排、管理创新,都分门别类规定了“政府出资”的标准。

这更是“区内配套”的“最低产业成本”。由于“威亚”发动机周围聚集着以18家韩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有的就是“门对门”,在这里 30分钟车程就可以完成大到缸体、小到一个火花塞等70%的汽车发动机配件采购,大幅节省了库存和运输成本。

也正是因这种高密度、高向心力的产业集聚,让该区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细分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完全可以支撑起整个汽车发动机产业的发展,成为“十二五”末打造年产值千亿元汽车产业集群的坚实基础。

该区专门出台《日照经济开发区关于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成立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协会,鼓励发展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和各产业集群专业信息平台,设立产业集群发展资金,全力引导区业粮油、矿石等同质或关联企业联合、合作或合资,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双赢,规避恶性竞争的同时,做大“日照声音”。

这也是“一站式”的“最低物流成本”。与开发区管委一路之隔的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是国内第三个、山东第一个航贸中心。一楼为检验检疫服务窗口,二楼为海关、边防检查站服务窗口,三楼为海事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流水式作业”,为进出日照口岸的货物、船舶、人员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这里已成为鲁南地区国际贸易和航运的“大超市”,聚集了300多家贸易物流企业。航贸中心投用以来,日照口岸通关速度提高了3倍多,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交通和人工成本上亿元。

“九九归一,就是为让投资商少花一分钱、多挣一毛钱。”市长李同道直截了当:“政府是做什么的?就是营造一个市场,一个把产业信息和区域资源都综合、优化起来的市场。”

这个“一分钱”,在日照疏港高速工地,开发区物流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单亦农这样换算:“日照港每天平均吞吐量达60万吨,除去铁运,走公路的约40万吨。30吨的卡车,需1万多辆满载。疏港高速通车后,因截弯取直,车辆少走近10公里,节省1个多小时,还能省20多元的柴油钱。日积月累,不是个小数。”

采访后记

追逐最大利润,向最低洼地流动,这是资本的天性!因此,当改革开放已过而立之年后,如何打造最低交易成本,这是一个全新课题。

特别对沿海地区来说,一方面,发达的交通与经济,使地方性政策让利空间已微乎其微,尤其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已不具有明显优势,制造业正在向更加低廉的西部转移;另一方面,传统的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AB角、并联审批、超时默许等服务已是最基本的“软环境”。那么,怎样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巧妙组合,推动“低劳动力成本”向“低交易成本”的转型,让“软环境”升级,使区域内企业各取所需、最佳组合,达到产业上下游大链条上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产品政务成本、融资成本等“点滴最低”,这是很实际的,需认真思考与探索。

“先干后说、多干少说、甚至干了也不说。”尽管如此,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服务不是机械的,要出自于内心,带着感情去服务”“要把投资商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去做,把投资商的钱当成自家的钱去管”……

吾心,即“悟”! 

新闻推荐

省人大调研组来日照市调研法院行政审判工作

本报讯(记者 张源)8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委副主任委员姚成林一行,来日照市调研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玉佩陪同调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程乐群出席座谈会。自2010年...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怎样打造“最低交易成本” ——— 写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20周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之际(八))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