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源
今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始后,日照市承建的安居富民工程共计568户,是山东最大的援疆安居工程,也是南疆最大的民生工程。新房到9月底就可交付使用了,目前正在完善配套设施和简单装修等细部处理。征求意见表上统计的数字显示:95%的群众“非常满意”。
“日照市援疆干部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让当地群众参与设计和监理,告诉他们:‘您的房子您做主\’,从而把这项民生工程建成了民心工程。”8月3日,市援疆指挥部总指挥孟青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
如何做到让群众“非常满意”呢?工程地点在亚胡木丹英叶尔村,这里的维族群众占90%以上,村情十分复杂。刚开始发动报名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报了20来户。安居富民房一套80平方米,外加一个生活院落和一个生产院落,造价超过7万元,当地居民只拿3万元,剩下的由中央、自治区、地方政府和山东援建资金来补齐。花这么多钱为群众办实事,为什么群众不理解?
经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情况,发现主要原因是当地维族群众不相信山东人能了解他们的民族生活习惯,能盖出他们满意的房子。为此,日照市援疆干部从尊重群众意愿入手,盖什么房子、怎么盖房子、选择什么样的致富路子尽量由老百姓做主。这种“您的房子您做主”的做法,让当地群众真正体会到了主人翁感觉,受到广泛的拥护和欢迎,大家争相报名。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日照日星监理公司监理员韩治理说,图纸初稿出来之后,向当地老百姓每家每户地征求意见,尽量按照他们的要求和意见去做。从图纸初稿一直到施工,前前后后修改了10多次。图纸在专家评审过程中,选了7名村民代表,参与了评审,并在施工中担任群众监理员。
有想从事养殖或民俗旅游业的群众,房间和院落都按要求给做了特殊的设计。
这样,村民不但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参与设计,并在施工中当起了监理员,对他们来说,真正到了“我的房子我做主”。
经群众参与设计的图纸,在施工中发现问题,还可以改吗?“当然可以改。”援疆干部胡斌说。
63岁的热合曼老人被村民选为监理员,一连几个月,他一天到晚往工地上跑。房屋陆续开建的时候,他突然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意见:厨房的门正冲着客厅,按照当地民俗这是不尊重客人的。施工方听取了意见,马上改。重新开了一道门,使厨房和客厅分开,不仅这些,客厅的窗户也按照群众监理员的要求,根据民俗重新设计,做得又高又小,天花板的设计也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只要提出意见,说改就能改,热合曼老人很激动。新房子主体工程起来了,他高兴地说:“比我现在住的房子还大!有羊圈,有草料库。我那房子下雨就漏,这个房子钢筋水泥,坚固得很。房屋配套也齐全,水气淋浴都配好了。”
74岁的村民美日木尼沙汗看了新盖的房子,喃喃地说:“山东人给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房子,就是我们的父母也没有做到啊!”
日照市的做法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张春贤的充分肯定,并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新闻频道“新疆新发现”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新闻推荐
(词五首)? 辛崇发天仙子·美游万平口生在海边欢碧浪,爱恋万平波荡漾。蔚蓝一片远接天,霞抹上,纱微晃,船入梦中帆入帐。追逐浪花添梦想,呐喊太阳出大港。白鸥相伴启航程,礁避让,...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