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静
企业名片:
日照港是国家“六五”期间开始建设的新兴港口,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投产运营。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5月组建,由原日照、岚山两港企业部分联合设立,目前拥有18个子公司、7个分公司和5个直属单位,固定员工8000余人。公司主营业务是港口装卸、仓储,主导货种是矿石、煤炭、集装箱、油品、粮食、木材、钢铁等,主要客户是腹地大型煤矿、钢厂、电厂和贸易商,另外还有物流贸易、建筑与制造、综合服务等业务。目前拥有石臼、岚山两大港区,46个生产性泊位,年通过能力超过1.5亿吨,泊位等级达到30万吨级,配备设备560多台套,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亮点解读:
2006年,日照港吞吐量过亿吨,成为全国沿海第九个亿吨大港,20年走过了很多知名港口百年的发展历程;
2010年,日照港吞吐量突破2.26亿吨,实现“四年翻一番,再造亿吨港”,创造了港航业又一个奇迹。
速度的背后,是以质取胜、追求卓越的踏实脚步。
日照港通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实现了对目标管理、标杆管理、5S管理等方法的有效展开、学习与整合,经营管理成熟度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从亿吨到双亿,日照港不仅在港口发展史上速度最快,也实现了结构提升最优。
深度聚焦:
卓越,一直是日照港不懈的追求。
从2005年开始推行目标管理,从2006年开始实施内部标杆管理,并以此为创新点获得2007年度的山东省管理十佳企业;2007年起开展了为期4年的管理效益年活动,广泛开展QC小组、合理化建议、5S现场管理等活动……
这些尝试,虽然也分别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从总体看,方法零散,相互不能很好地融合,管理的系统性不够。
近年来,日照港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ISO9000标准,整合目标管理、标杆管理、QC小组活动、5S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检查,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质量月等活动,全港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整体经营管理质量和绩效得到显著提升。
——— 积极宣贯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积极推进了集团公司争创日照市市长质量奖、股份公司争创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工作,股份二公司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试点工作,2009年建立了卓越管理体系,获得“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2010年获得全国质量奖鼓励奖,2011年获得全国质量奖,为集团公司全面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 深入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开展了2008版ISO9000标准转换工作,通过2000版ISO9000标准认证的8个基层单位先后完成了2008版ISO9000标准转换工作。加快推进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整合工作,先后有4个基层单位通过了三体系认证。
——— 广泛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十一五”期间共登记注册QC小组1063个,取得成果749个。集团公司2007年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2008年获得交通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27周年优秀企业特别奖。扎实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每年9月份在全港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努力创新质量月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目前质量月活动已成为港口影响大、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品牌活动。
——— 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组织修订了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和服务质量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完善顾客满意度调查办法,组织举办顾客满意度测量和顾客关系管理培训班,定期组织顾客满意度调查,认真组织分析、评价和改进,顾客满意度水平逐年提升,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与以往的单项活动相比,卓越绩效模式,无疑是一套引导和帮助企业实现持续改进、提升综合绩效和竞争力的系统方法。
通过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可以促使企业以一种严谨的、客观的和外部的态度与视角来审视自己,定期按照准则条款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不足,并持续改进,逐步走向卓越。
在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日照港市场营销成效显著,生产组织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得到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对外合作进一步扩大,资本运作成绩斐然,社会责任勇于履行。
港口整体作业效率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创造了矿石卸船9786吨/小时的世界纪录和煤炭装船9486吨/小时、木片卸船671吨/小时的中国纪录。
2007年-2010年利税年均增长36%;在全省纳税百强企业中的排名由2007年的99位提高到2009年的69位;在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的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205位提高到2010年的183位。
2007年-2009年环保投资累计4.5亿元,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广节能新技术和中水利用,降低了能耗,港口综合能源单耗比2005年下降29.3%,生产综合单耗下降15.4%,提前完成交通运输部提出的节能目标。
日照港30万吨级矿石、30万吨级原油码头、7万吨级散粮、木片、4万吨级木片码头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国外厂商合作开发的木薯干、氧化铝专用卸船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2010年完成70余项科研开发项目,4项获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奖,11项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6项获日照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十二五”期间,日照港集团以“调整结构、创新管理、勇跨三亿、铸造强港”为总体要求,以《日照港“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争创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为目标,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同时突出生产低成本、建设高起点、管理精细化、合作一体化、资本运作市场化,重点发展“大宗干散货、原油、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四大重点体系,打造“港口业务、物流贸易、建筑制造和综合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全面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强港,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国际骨干枢纽港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庄裕方 吴奇华7家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5亿元,利税0.3亿元,短短的几年间,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逐步从内向型经济向外贸出口型经济转变,而该街道也依托区位优势,转变服务理念,打...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