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近年来,市公安局积极融合“主体、标准、管理、信息、公信”五个方面的执法要素,“五位一体”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今年6月,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观摩点评会议在日照市召开,与会省公安厅领导对日照市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打造执法主体过硬素质。通过常态化的“轮训轮值”提升民警执法水平。在依托特警支队对新警进行为期一年的实战综合培训的同时,租用场地建起民警战训基地,组织全市公安机关50岁以下民警,分期分批进行执法办案、信息化应用、治安查缉、实弹射击等专业轮训和演练。与此同时,通过以考促学、鼓励自学等方式促进民警加强法律学习。明确规定:对考试成绩低于65分的民警给予黄牌警告,不及格的离岗学习,对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的调离执法岗位;对完成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报销全部学费,对获得司法资格的给予嘉奖,并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充分调动了民警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建立系统完善的执法标准。编印了《执法标准体系汇编》,制定实施了《执法执勤和队伍管理“十个严禁”、“十个不准”》、《领导干部“一岗双责”问责办法(试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涉案财物管理规定》、《接处警现场处置操作规范》等30余项工作规范,从源头上遏制了一线民警的执法随意性。
健全标本兼治的执法管理体系。强力推进执法功能区建设,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单位全部实现办公区域与办案区域的物理隔离,办案区域、羁押场所全部安装了监控设施,明确规定无处警现场和执法功能区视频资料的案卷,一律列为质量不合格案卷,从而使功能区的应用迅速由强制入轨转变为民警的自觉行动。
建立信息化深度应用机制。依托公安内网建立起“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执法档案网上建立”的网上执法管理模式,实现执法办案网络化。在执法办案场所安装同步录音录像设备,在110接处警车辆安装GPS定位仪,一线处警民警装备现场执法记录仪,实现执法办案可视化。依托在互联网开设的门户网站,开通案件查询系统、在线评警系统、现场评警系统等,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执法办案透明化。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在严格实行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的同时,将有责信访案件全部纳入执法考评范围,实现执法考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一级主办、二级考核、三级议案、四级把关、五级审核”制度,实现了执法办案审核监督“全过程”。与此同时,选拔140名民警担任办案单位专兼职法制员,充分发挥其“质检员”的工作职责。在全面落实案件办理“五公开”、“三回告”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公正执法责任联系卡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满意。
新闻推荐
近日,日照港摄影家协会与股份动力通信公司联合举办了“走进碧波茶园”摄影专题拍摄活动,通过镜头把碧波山庄...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