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前黄岗村,是个有300多户人家的村庄。去年,一位刚刚产下龙凤胎的母亲不幸去世,全村村民伸手相助,这一故事感动了全国,前黄岗村因此获评“雷锋村”。日前记者来到菏泽郓城采访,发现这个“雷锋村”果然名不虚传,不但人人都是“及时雨”,就连当年那些被帮助过的人如今长大后也成了“活雷锋”。记者于腾腾点击查看原图当地的唐秀君26年如一日照顾着一对孤寡老人。图为唐秀君正在帮其中一位老人穿鞋通讯员魏忠友记者于腾腾摄
点击查看原图A小村中人人都是“及时雨”去年大年初四,一对龙凤胎的出生让黄献福一家喜出望外。然而好景不长,元宵节刚过,黄献福的妻子就不幸去世。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将黄献福击倒,住进了医院,刚出生不久的龙凤胎也陷入无人照看的危险境地。这时候,前黄岗村全村人都站了出来,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共同承担起了照顾这对龙凤胎的任务。等黄献福从医院回家,看到白白胖胖的两个孩子,眼泪夺眶而出。
在这场救助龙凤胎的行动当中,黄修良是其中的主力之一。这位以卖香油为生的普通村民,20年来已经救助了500多位孤寡老人,还连续举办了7届孤寡老人节。去年7月份,黄修良入选了“中国好人”榜,被网友亲切的称呼为“最美香油哥”。
这样的好人好事数不胜数。“没别的,俺就是看他们老两口可怜。”就因为这个想法,农妇唐秀君不顾家人反对,将非亲非故、年近半百又无人照顾的两位老人接到家里照顾,时光飞逝,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6年;郓城小伙高兴振狂追歹徒30里,在徒手搏斗、身中两刀的情况下,终将歹徒制服,追回失窃的4辆电动车,这位普通的医院职工也被评为感动山东十大人物。
B当年的受益者如今也成了“活雷锋”这里能有今天这么良好、向上的社会风气,还要得益于当地的历史传承。改革开放以来,前黄岗村学雷锋活动从未间断,群众身边的典型不断涌现。1982年6月,刚做过节育手术的30岁村民陈素英跳下两米深的池塘,将落水的儿童黄鸣雪救出,陈素英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很快就传播开来。
像陈素英一样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事在前黄岗村并不是个例。村民侯卫国5岁的儿子侯志浩在家门口池塘里滑冰,一不小心掉进了冰窟窿里,侯志浩的奶奶看到后,跑到冰上准备救小志浩,结果也掉了下去,村民黄双印连棉衣也未脱就跳入刺骨的冰水中,先将小志浩从池塘中捞上来,又返回池塘将志浩的奶奶救出,黄双印成为远近闻名的活雷锋。
今天,当年的被救助者已经长大成人,像上辈人一样,他们也向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侯志浩常怀感恩之情,黄双印成为他学习的动力和做人的准则。2011年侯志浩从郓城一中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现已成为校学生会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而当年被陈素英救出的黄鸣雪,今年已37岁,在外打工,在电话里听说本村“龙凤胎”家庭的窘境,急切委托家人捐款捐物。
C爱心传遍全县“学雷锋不是事”雷锋村的事儿也感动了周边的人。在郓城县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学雷锋的事迹。去年“六一”儿童节,郓城第一初级中学“爱心基金会”的6名师生代表,怀揣着全校3000多名师生卖饮料瓶和废纸换来的2000元现金和部分生活用品,来到张营镇张三村张友相和两个脑瘫孙子家中,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祝福。郓城一中校长曹务成说:“2009年底,为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关爱他人的意识,我们成立了爱心基金会,以师生们平时收集的塑料瓶和废纸所卖的钱作为我们的资金来源,及时把每一份爱送给最需要关怀的人。”爱心基金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全校师生,这个才成立不到五年的学校已多次为病弱教职工、学生以及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达2万多元。
在郓城县百货大楼的门前,竖立着一座雷锋的雕像,这是郓百集团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的一个标志。十几年来,郓百集团已经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累计达二百多万元。
在一辆出租车上,司机听到记者来这里采访笑着说:“这都不是事儿,这些故事可以说是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就拿我们出租车行业来说吧,乘客落在我们车上的东西,不论大小、不管多少,我们都会一并送回。”
新闻推荐
商报日照消息(记者李世武)两口子离婚,一方提条件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以对方给自己找个媳妇儿为条件的还真不多见。近日,日照市东港区人民...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