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小村故事多 ——— 碑廓镇西辛兴村文明纪实

来源:日照日报 2013-05-28 21:0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滕振华 丁兆霞 郑大伟

碑廓镇西辛兴村有375户,1210口人。小村不大,故事不少,尤以“文明”二字远近闻名。现择其一二以记之。

“情义丈夫”姜克安

那年她31岁,他29岁,女儿始四岁。现如今,他俩青丝已泛白,女儿已嫁为人妇。

——— 两人一起相偎着变老,本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但是,她这些年,却全部是依凭着他,才得以活下去。

1987年,她因脑血栓导致偏瘫,之后,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口不能言,饭不能吃,腿不能走,身不能翻。从青丝熬成鬓角泛白,都是他陪着她,他照顾她。

她是宋开花,他叫姜克安。

自从她卧病在床后,他就不敢出远门了,在自家开了个小门头,以给村民磨面维持生计和负担她的医药费。即便出门,隔一两个小时也必得回家一趟,看看她是不是要喝水了,要上厕所了。

他干干瘦瘦的,而她身体多年不能活动已经发福,每次抱她起身,安顿她大小便,她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得压在他身上。之前一次他抻了腰,足足打了7天吊瓶。

她的舌头已经不灵活,吞咽功能也逐渐丧失,一顿饭得吃个把小时。去年5月份,他去买了个豆浆机,把饭菜都打成浆再喂给她。

笔者问他,以前会做饭吗?现在都会做什么饭?“大老爷们以前哪做过饭。”他笑,“现在除了摊煎饼什么都会,最常做的就是水饺。”笔者讶异,包水饺是多么精细又麻烦的活呀,和面,剁菜,拌馅,擀皮,包饺子,下锅……“她就爱吃水饺。”他解释。

轮椅上的她呜呜呀呀不知道在说啥,两手还交叉比划着,笑得很开心。他笑着“翻译”说,她这是说我包水饺“一捏一个”呢。

这些年,基本每年她都要大病一场,人事不省地在重症监护室里待上几天,花掉的钱早已不计其数。不止如此,她还添了新的毛病,时不时抽风惊厥,一抽起来折腾一两个小时。不管怎样,他始终守护在她身旁。

如今他已55岁,她57岁。跨过26年时间的鸿沟,他以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不离不弃”四字的厚重,让一切苍白的誓言都变得无力。

“大个子”魏绪营

“大个子”魏绪营,也就1米2多。

早前,他四十好几仍然没有合适的工作,是村里唯一的光棍汉。村里不少人瞧不起他,给他起了“大个子”这样一个诨名。魏绪营自己也自卑,没事绝不出门露面,见人躲着走。

村党支部书记姜成西说,文明,遗忘了一户也不行,一个人也不行。谁掉队,我们拉他一把。

四年前,随着西辛兴经济条件不断改善,村集体决定成立一支保洁队,负责村里大街小巷环境维护,魏绪营第一个就报了名。后来,他不仅进了保洁队,还被村集体“委以重任”——— 担当保洁队队长。

每天清晨5点半,魏绪营准时带领着4名保洁员,在路上一字儿排开,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舞动着扫帚前进,大街、小巷、沟渠……目标一个一个地搜索、席卷过去。每天都唱着“三步曲”:大扫、小扫、保洁。大扫:每天早晨将整个街道清扫干净,将垃圾清运到移动式垃圾箱;小扫:当天发现有乱倒垃圾的马上清扫;保洁:巡回检查,对路面上的垃圾,不按规定堆放的土堆、草堆、建筑材料进行清理,让街面保持干净。

“村里环境卫生是一个村的脸面,村里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们,我们一定得把它干好!”2012年全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西辛兴村被确定为岚山区重点打造的示范村,魏绪营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此,他也对自己的保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天一遍遍“巡视”村里的大街小巷,仔细查看房前屋后那些容易成为保洁盲区的地方。

出色的保洁,不仅帮助西辛兴收获了山东省文明村和山东省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荣誉称号,也让魏绪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十里八村哪个村有打扫卫生的工作,大家会主动来找“大个子”魏绪营和他的保洁队。

这几年,村里妇女出去打工的多,缺少个领头张罗的,村里又把这个活交给了魏绪营。魏绪营不负众望,不仅张罗着给妇女们揽活,还联系了岚山至西辛兴村公交车——— 全区唯一一趟进村的公交车,早晚各一趟,让妇女们打完工回家再无坐不上车的担忧。

除了环卫保洁、领头打工,魏绪营还负责看村里安装的封闭式监控。魏绪营,真正有了他的用武之地。

现如今,人们再喊“大个子”,魏绪营总是痛快答应。“大个子”已然从蔑称变成了昵称。再出门,魏绪营也是昂首挺胸,完全不复以往的精神风貌。

“我要领着我的保洁队走出碑廓,冲出岚山,甚至闯出日照!”面对我们的采访,魏绪营豪气干云。

“不肯多上菜”的姜克泉

西辛兴村有个小饭馆,是村民姜克泉一家开的。门头不大,光顾的可不少。

他家上菜有意思,两个人来吃饭,点完两个菜还要再点,老板娘就会在旁边唠叨,两个菜两个人够了,不要再点啦,再点吃不了。人家奔着他家羊肉汤去,他家一天就杀一只羊,卖完算完,绝不再添。

一开始,去的人都不理解,哪有不见钱眼开的,这老板娘态度怎么这样,把客人往外推。

老板娘有自己的一番道理:饭馆人少也忙不过来,他们点多了吃不了还浪费。

时间一长,反而很多人爱去那里,吃多少点多少,实惠。

“头雁”姜成西

都说西辛兴村人文明,文明的西辛兴离不开一个人,村党支部书记姜成西。

对文明,姜成西有自己的朴素见解,“文明嘛,就是人思想里的那点事,正气不树,邪气上浮。”

怎么树?自打村集体开始富裕起来,姜成西就开始琢磨。

2005年“九九”老人节,他学康熙摆“千叟宴”——— 买上瓜子、水果,召集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到村两委坐一坐,一起观看村里巾帼文明队的表演,然后给每位老人发上200元钱过节费。

这个“宴席”是有门槛的,评不上“五星级文明户”家庭的老人不能去。以至于那些不是“五星级文明户”家庭的老人回家便跟子女不乐意了,“不是钱的事,脸上挂不住啊!”

几年来,“五星级文明户”奖励物品由最初的一条毛巾、一个脸盆、一把锄头,演变为70岁老人每年200元的生活补助,每口人50元奖励,村集体承担村民的新农合费用、小麦及玉米保险费用、治安保险费用、“银龄安康工程”保险费用等等。

“三八”节期间,“五星级文明户”的奖励是每家200元购物券,限在本村的一些小超市内使用。这让拿着购物券去买生活用品的村民们感觉脸上特别有光,“拿钱去买和拿购物券去买怎么会一样!”她们说。

姜成西将“文明有价”的理念继续发挥。“为什么做奉献的只能做无名英雄?咱们就要给他记个账,也为评先树优、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提供参考条件。”

于是,一本本“爱心档案”建立起来,为困难群众捐款的名单,玉树地震捐款名单,老人节赞助单位及捐款明细……逢到发展党员了,评先树优了,就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念一念,每个村民心里都有一杆秤。

为了把弘扬的良好风气贯彻到各家的小院里去,前不久,姜成西还代表西辛兴村委会与户代表签订了328份“孝老爱亲”责任量化承诺书。

承诺书从老人日常生活保障、日常衣物保障、居住条件保障、身体健康保障、精神慰藉保障、责任落实保障六个方面,对家庭子女如何照顾老人提出了详细要求。

譬如,老人单独居住的,赡养责任人共同供给被赡养人生活必需品,保障定时供给被赡养人每人每年小麦300斤,花生油20斤,黄豆10斤,玉米20斤,花生10斤,现金300元。老人同儿女共同居住的,要做到同桌就餐(老人身体不便的除外),礼待老人,每月给老人零花钱 30元;日常衣物最低标准:棉衣三年一套,单衣一年一套,鞋袜每年各两双,均在年初或各季度之初置好送给被赡养人……这些规定都是姜成西带领村干部一条一条根据村里的实际讨论研究出来的。

村里的几条主街道姜成西也没让它们闲着。一条栽植银杏树的主街,刷上经典国学语录,做成“国学一条街”;村两委成员居住较多的一条街,刷上廉政名言,做成“廉政一条街”,年轻新人居住较多的街道,墙上则多以计划生育、孝老爱亲等内容为主……西辛兴村是碑廓镇第一个有文化墙的村。

在西辛兴这个文明的“染缸”里,潜移默化中,村民讲文明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孝敬老人的多了,家庭矛盾少了;讲奉献的多了,争多争少的少了。村头的河沙堆在那好几年,没有一家去拉的,哪家盖个小平房,用一车沙也会出去买,不会想着占这个便宜。

头雁领路,群雁高飞。2007年,西辛兴村荣获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工作单位、岚山区文明健康新家园示范村,2011年又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称号。全村20多年来无计划外超生现象,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被日照市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村居称号。

致富的路上不让一个人受穷,文明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初,姜成西曾许下这样的“豪言”。如今,西辛兴村从一个欠债村变成一个村集体存款300万元的富裕村,前半句话已然实现。而后半句,反观西辛兴村的其人其事,我们想必也能得出答案。 

新闻推荐

让青春的花雨尽情挥洒 ——— 记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安秀红

本报记者 王美莹“少先队工作是光荣而神圣的。这是一项天天都不能等待、月月都无法松懈、纯如望碧水、高如攀崇山的工作,她永远都需要你的赤子童心、青春活力和白发智慧。永远都需要你小...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村故事多 ——— 碑廓镇西辛兴村文明纪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