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虎
“我患高血压病已经10多年,以前一直去医院看病、配药,很不方便,现在有‘家庭医生\’,他们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了我一大困难。”东港区西湖镇范家庄村村民范大爷谈起“家庭医生式服务”,赞不绝口。(10月24日《日照日报》)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需求不断产生变化的同时,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农村已经不仅仅是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基础,也成为社会服务保障的终端。那么,我们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洒满乡村?
农村公共服务说到底,是一个涉及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配置问题。其前提,是先要有足够的供给资源,否则,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是政府主要职责,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资源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所投入的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
近年来,日照市推出了相对于“市政工程”而言的“乡政工程”,先后向农村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如今,日照的村庄大部分配建了幼儿园、慈善超市等服务设施,150多万农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城乡一体发展协调推进的格局基本形成。如果没有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不注重资源的合理匹配,日照市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
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更期待平等、友善、多元对话,也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因此,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体现“人本精神”。像东港区西湖镇的“家庭医生”、家门口养老金刷卡,有效解决了老人看病和领取养老金所带来的不便,充分体现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人性化趋向。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充满人情味的公共服务,以便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快捷、便利和舒心。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能够得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重要条件。只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确保使农民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才能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断加快日照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新闻推荐
如今,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地区)的500余名外国专家入驻日照,分布在教育卫生、电子信息、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制造等领域,仅2013年便提供引智项目21个,成为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