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维柱
退休后,回忆起早年的军旅生活,如今仍记忆犹新,但能否重回老军营,也是我有生之年的思念。7月的一天,我拨通了老战友的电话,俩人做出重回老军营,看望老营区的计划安排。
7月13日,我在日照乘上长途客车,直达老战友刘振顺的居住地,第二天一早我们相携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不知不觉来到离别48年的驻地,驻地在我们原来的记忆中,它是靠海最近的一个沿海渔村,村庄布局比较分散,是我部队守卫沿海的前沿阵地。然而,眼下映入眼帘的是楼房林立,绿草如茵,企业厂房、高层建筑鳞次栉比,昔日的村落和阵地无有迹象。
随行的亲友自豪地对我们说:如今,原先的乡镇已成为驻地经济开发区,也是一个旅游胜地,已经与驻地市相连接,成为一个新兴的城区。看到如此大的变化,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我们没有更好的言辞,只能说“好,好!没想到,真是没想到!”
离开驻地新区,我们又朝市南老营房奔去,车速比较快,不一会儿,老营房已在我们眼前。到达老营区后,我们向营房前的值勤哨兵说明来历,哨兵立即向部队首长作了报告。过了几分钟,一位英俊年轻的军官出门迎接我们。进入营区后,我和老刘那个高兴劲儿,已经没法子提了。在营区负责人带领下,我们由南向北,进行全方位的参观。我们边走边唠边比划,简直成了打开的话匣子。
我终于见到了老营区,虽然已过近半个世纪,老营区英姿依然未减,布局没有大的改变,高大的白杨树和笔直的水杉树矗立营房门前,给老营区增添了风采与活力。经过重新装修后的老营房格外美丽,走在宽敞整洁的营区大道上,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操场上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听首长讲课……
为了不过多占用部队的时间,并且要留下美好的记忆,我们在老营区饭堂前的大白杨树下,以及老团部门前的白松树下照了相,以作为人生永久的纪念。回看老军营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年轻的军官紧握着我们的手不放,我们四人也依依难舍,激动得不知说啥好,最后大家迎着海风,依依惜别。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管延贵 丁旭)近日,第九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揭晓,日照港职工李成锋荣获“书法类三等奖”,是本届日照惟一书法类获奖的个人。“泰山文艺奖”是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