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书琴通讯员 迟敏) 近年来,东港区妇联通过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社会援助渠道,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探索出了“可复制、可发展、可持续”的五大社会关爱模式,构建起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推行“留守儿童活动站”模式。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社区或村居建设留守儿童活动站,详细掌握辖区内留守儿童的状况,建立详实的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及时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动态。
推行“代管家长队伍”模式。妇联和教育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探索建立起“代管家长”队伍,由班主任、任教老师、志愿者等人员组成,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推行“爱心妈妈”模式。全区开展“代理妈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广泛动员女性党员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等形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推行活动关爱模式。结合家庭教育“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亲子携手同行等主题活动,精心组织亲子书信交流、留守儿童暑假探亲等特色活动,使留守儿童和家长在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中体味亲情、融洽感情。
推行“济困扶助”模式,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关注留守儿童。积极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各种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春蕾计划”优先救助贫困农村留守儿童“贫困母亲”优先救助留守妇女。积极组织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深入农村,开展各类慰问、关爱行动。
新闻推荐
□丁兆霞贺梦燕报道2月22日,岚山区巨峰镇文体广场上,由庄户剧团组织的文艺展演精彩上演,舞蹈、歌曲、划旱船等节目给当地的乡亲送上了道道原汁原味的“新春大餐”,现场喝彩声不断。...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