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早7点,值了一晚夜班的市文化馆馆长相恒平刚走下三楼,看到二楼辅导培训部门前站着一位老大爷。今天是市文化馆公益文化培训报名的第一天,相恒平知道这肯定赶早来报名的,一边和老人寒暄着,一边拨通了辅导培训部主任荆慧的电话。
此时,辅导培训部主任荆慧和副主任姜蕾以及工作人员郑旭、张玉洁都已经在上班的路上,七点二十不到,她们四个就赶到了办公室。而此时,除了那位老大爷,又来了几位五十岁左右的女性在门外等候。
“每年都是如此。我们昨晚就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定好了今天七点半到岗,不能让报名者等候太久。”辅导培训部副主任姜蕾向记者介绍。
八点半,报名的人越来越多,报名处的桌子上,表格越来越厚。郑旭和张玉洁忙着给报名者填表,荆慧和姜蕾不得不到走廊上维持秩序:队伍已经变成了两队,一队顺着走廊拐了两个弯向南延伸;一队顺着楼梯向一楼延伸。
3月13日上午,记者在报名现场看到,仍有七八位报名者在门口等候,而在门边的墙上,已经贴出一张通知,书法、声乐、舞蹈、模特、泥塑、国画等培训班已经满员。姜蕾介绍,市文化馆的公益培训从2014年开始,今年新增了国画、葛编和陶笛几个项目,报名首日,由于书法班和舞蹈班、瑜伽班太过热门,临时各增加了一个班,一个班在20至40人左右。“受场地和师资所限,现在开设和增加的这些班,实在是已经达到上限。”
正在录入报名表的郑旭介绍,今年报名者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96年,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39年,参加培训的人员从二十岁跨度到八十岁。“那位来学书法的老大爷热情很高,看上去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不错,我们只好提醒他来回的路上注意安全。”郑旭说,每期培训班在500人左右,前几年以中老年和女性市民居多,近两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多,80后、90后也参加到培训队伍中,男性学员的积极性也在逐年增长,今年男性学员几乎占到培训人员的半数。
所有的培训项目“零基础、零门槛、零收费”,学员上课所需的乐器、乐谱、纸笔、剪刀等必需材料,需要学员自备,在场地使用和教学方面,则全部免费。
门口一位杨姓女士和甄姓女士正在商量着,她们想报的瑜伽和舞蹈班已经满员,只好改报其他的班。“你帮我们呼吁一下,再多增加些名额!我们昨晚才听说,今早紧赶着来,就已经报完了!”两个人不无遗憾地说。
姜蕾介绍,市文化馆的公益文化培训班,在每年的3月和8月报名,每期在半年左右,每个专业每周一次课,一个学期20次课。学员如果连续5次请假,则取消培训资格;有两次旷课则终身不能在市文化馆报名参加培训。“这样的情形最多占到一成,学员们热情都很高,最初的两年,是可以连
续报同一专业的,后来为了让更多人受益,我们规定每人每个专业只能报一次。”每个学期结束,市文化馆都组织专场演出或展览,展示学员们的学习成果。文化馆的群星剧场里,每次汇报演出,二三百人的剧场都会爆满,看到朋友或闺蜜或翩翩起舞,或动情歌唱,或挥毫拨墨,许多观众就成了下一期公益文化培训的学员。
在市文化馆公益文化培训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学员,还将组成半专业的公益演出队伍,姜蕾作为舞蹈专业教师,正在带领着一支20余人的公益舞蹈队,“每年的春晚、文化下乡、港城之夏等演出,这些优秀学员都会参加。”
据了解,市文化馆的公益文化培训从2014年开始,当时以继续深化实施“千百重点文化工程”为契机,面向社会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项目,旨在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5年来,市文化馆一直坚持每年百场免费公益培训,目前这一活动不仅是免费文化培训的载体,市文化馆利用自身专业技术队伍,为市民提供免费培训,同时还作为一个平台,把日照市文化艺术界专家和文化义工骨干,邀请到培训阵容中来。公益培训
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日照市艺术阵容增添了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谢岩3月12日,日照市文化馆公益文化培训项目开始报名,原本计划5天的报名时间,可是一天内几乎所有项目全部报满。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近年来一直在坚持公益...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