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岩
3月12日,日照市文化馆公益文化培训项目开始报名,原本计划5天的报名时间,可是一天内几乎所有项目全部报满。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近年来一直在坚持公益文化培训,普及传统文化,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这日益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在身边一场场公益文化培训中,有你的身影吗?
市图书馆:
“唤醒”市民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0分钟就报满了!”市图书馆尼山书院负责人陶奎笑着说。3月初开始的新一期传统文化体验班,在2月份刚在公众号上一公布,立刻在各个微信群中“炸了锅”,一会儿工夫,各个班几乎全部报满。
市图书馆于2015年搬迁之后,成为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处公共文化设施,尼山书院也成为市图书馆的一大亮点。陶奎介绍,山东省文化厅2014年印发在全省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后,山东省图书馆率先建成尼山书院。2015年4月,日照市图书馆也成立了尼山书院,开展了传统文化推广普及活动。
“我们开展的活动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近年来,随着新馆的启用,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传统文化体验中来。如今尼山书院已有数千名经常互动的粉丝,微信群则有上万人,我个人就有20多个微信群。”陶奎介绍,尼山书院开展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旨在“唤醒”市民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年来,书院开展了“六艺”体验,以及琴、棋、画、茶艺、诗词、插花、瑜伽、太极拳、少儿经典诵读等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广和体验。
报名体验的市民是“零基础、零门槛、零收费”的,课程所需的纸笔等由报名者自备。“我们的活动负责“唤醒”,让更多的人来“体验”,而不是“免费学”。”陶奎说,在课程设置上,每个项目体验期在两个月左右,工作日和周末都有活动,一周一节课,一节课两个小时。参加体验的市民中,中小学生和上班族一般周末上课,退休老人和自由职业者多在工作日前往体验。只要有时间,市民可以同时体验多个项目,但如果连续缺课,体验资格将被取消。陶奎也了解到,正如尼山书院的初衷一样,经过初步体验,许多人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被唤醒,进一步深入学习书法、国画、古琴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市民不在少数。
陶奎介绍,现在尼山书院每年约有1万余人次参加各项艺术体验班,他们也尝试着走出去,组织文化义工和优秀学员到乡镇和社区里,为居民写春联或表演节目,让公共文化资源惠及更多人。(下转08版)
新闻推荐
承诺一年后全部返还完毕,结果一分未兑现,还玩起了失踪 在这里购买的车险,太让人扎心
本报记者陈阚文“我在一家保险代理机构买了保险,承诺每半年返还50%,一年后全部返还完毕,结果到期不仅没返还,现在这家保险代理机构也不知去向。”近日,市民丁先生(化名)拨打晨刊热线8881111,反映了他在购...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