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批高等职业院校之一,设有海洋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现代汽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创意设计学院10个二级学院42个专业。
“十三五”以来,学院确立了“建设人民满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优质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立足日照,面向鲁南和半岛经济区,服务山东,辐射全国,坚持以学历教育为主体,以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实施特色发展、校企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强校、全面开放的发展战略,聚力高精尖科研项目投入,涌现出一批高端技术人才,以服务带动日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高校特有的科学人文气象。
自本期开始,《文教周刊》“日职科研故事”栏目与您一起走近这所高校,领略学界堂奥。
本报通讯员 綦丽洁
2017年,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以当代作家为研究对象,策划出版“作家论”丛书,作为文学评论界的一名新秀,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任相梅博士受邀撰写台湾作家陈映真的评论。去年10月,作家出版社与任相梅博士签订了25万字的《陈映真论》(暂用名)一书出版合同。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研究“文学人物”,撰写文学人物评论是非常“小众”而孤偏的选择。然而,对现当代文学人物的钟爱和涌动在内心深处对这些作家作品的深刻领悟,却让任相梅欲罢不能。近年来,任相梅博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对林语堂、萧红、艾青、张恨水、浩然、田耳等现当代作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了30多篇文学人物评论,发表在《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丛刊》《南方文坛》《新文学评论》《雨花·中国作家研究》等报刊杂志上。
社会在变迁,文学在成长。任相梅博士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文学人物评论,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她在文学人物评论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她既关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优秀作家群体,更关注当代优秀作家,她关注麦家、关注毕飞宇、关注迟子建等活跃在当今文坛的优秀作家。她对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山东籍作家张炜的关注从读博期间一直持续到现在,她通读了他所有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存在与救赎》《知识分子的危机》《张炜小说的情与爱》《流亡的书写者》《理想的哀歌》《高原的呐喊》等一系列文学评论文章。其中,2013年撰写的《高原的呐喊———评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一文刊登在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最新与最高研究水平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2014年,该文获日照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自2012年5月18日,任相梅博士撰写的《1930年代的艾青》一文在《文艺报》“作家研究专栏”刊出后,“中国现代文学馆”就一次次向她伸出橄榄枝约稿,她自己也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文学人物评论的路上愈加坚定地前行。2014年至2017年,她先后在《文艺报》刊发《“文革”中的浩然》《<咀华记余>及其他》《国如用我何妨死——— “风月无双”张恨水的另一面》《新浪漫主义和田汉1920年代的话剧创作》等评论文章,奠定了在文学评论的影响力和地位。
研究文学人物,是任相梅博士永远不变的初心,她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作家张炜研究”“张炜小说的道德关怀研究”等课题,并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七年\’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课题组吸收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了批评家个案的研究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家明)3月22日至23日,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督查室、日照渔港监督处组成督查组,对全市渔船减船转产、报废拆解及更新改造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查中,督查组一行主要检查了减船转产、报废...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