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刚
脏乱差几乎是济南很多老旧小区的通病,在现状和原因上也多有共性,历山路号院是一个典型样本。
小区住户混杂
租客占了一大半
历山路号院因为一份建言信而火了,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打乱了这个小区的平静。3日,记者来这里探访时,来自济南商河的几位粉刷匠正在粉刷楼道,他们显然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知道“领导发火了!”3日上午,就有电视台的记者来了好几拨。
历山路号院,南侧紧靠羊头峪西沟,北侧紧靠山东建筑大学宿舍区,东侧与诚基中心一墙之隔,西侧是历山路。院子最多也就3亩多地,东西长不足米,南北最宽处也不过五六十米,两头最窄处也就来米,去掉楼房,仅留不到五米宽的通道。
院子里共有六栋楼,却是四个单位的宿舍。1号楼:济南市农机所宿舍(无暖气);2号楼:煤气用具公司宿舍(无暖气);3、4号楼:市化工局宿舍(有暖气);5、6号楼:市金属材料公司宿舍(无暖气)。
小区建于上世纪年代初期,大多是一梯四户,最大面积为多平,最小的是平。整个小区一共户居民。从小区居住人员结构来看,外来租住的年轻人占了一半以上,还有留守老人、家庭贫困户、低保户等,数量不足三分之一,剩下的住户就是为了孩子上学而买过渡房的住户,还有一些做生意的人租住在搭建的违章建筑里。
小区里还住着些底层居民,生活比较艰难。比如有户人家,老头半身不遂,靠妻子早晨卖早餐、中午打工维持生计,楼底下那个最破烂的煎饼三轮车就是他家的。
搭建既有公用设施
也有居民自建的
历山路号院内的搭建,主要有公用设施、小区储藏室和各家的违章建筑,搭建情况从上世纪年代就开始存在,情况颇为复杂。
老干部活动室、配电室和泵加压房是小区里的公用设施。老干部活动室是两间平房,大概占地平;配电室是座简易的两层楼房;废弃的泵加压房建在花坛里;小区里还有三处单位自建的停车棚。
小区配建的储藏室,散落在楼前及四周,但基本上是统一修建,所以还不是太乱。这些储藏室没有产权,在房产证上也不体现,是不是违章建筑不好说,这也是济南老旧小区的一大特色。
院子“脏乱差”主要体现在各家的违章建筑上。很多居民见缝插针修建了铁皮屋和各种棚子,用来堆放杂物等。这些建筑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又脏又乱。
另外,小区本身逼仄,做小生意的三轮车只能乱停。记者采访时,甚至有些居民还说:“花坛拆不?能拆一块儿拆了,没地儿停车。”而窗户防盗网上的各种挂物、交织在一起如蛛网般的线缆,也让小区看起来更破败不堪。
被书记盯上的小区
并不是济南最差的
在记者走访过的小区中,历山路号院还算管理得不错的。因为除了违建之外,在其他生活设施方面,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还有各种兜底政策。号院也不是三不管地带,在一处楼道的宣传栏里,仍然张贴着年月贴出的春节防火通知。还有一则通知是今年月居委会贴的,购买环保蜂窝煤,最近的是人大换届选举通知。
而且,历下区的民生保障在济南是较好的,历山路号院在济南中心城区,这里该享受的政府兜底保障都有。
今年,每个楼单元都由政府出资,安装了防盗门和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用于防盗。目前刚刚装好,尚未调试开通,这也是历下区大多老旧小区居民能享受到的福利。近日,街道办出资,对小区墙面和楼道内部进行粉刷,统一更换了居民的防盗网。居委会还对坍塌的车棚进行了修缮。
在济南,很多老旧小区的情况或许更为糟糕。老旧小区脏乱差的根结到底在哪儿?
一是原单位破产,陷入无人管理的境地;二是人员流动性加大,租住户不关心小区,而留守老人、残障老人无力管理;三是建设硬件配套本身缺乏,水电气暖本身先天不足,居民只能想办法自己解决;四是地理条件所限,改造提升难度大,巴掌大地块的孤岛小区,属于棚户区改造的盲区。
目前针对济宁基层干部的公开信,历下区政府、解放路街道等管理层面已“对号入座”。所能做的,就是摸清违建房屋的所有权,下发拆除整改通知,限期两日内拆除。这些违建拆除,只能局部提升环境,但是对整体环境的提升有限。而只有棚改开发,才能真正解决,市民也在期盼这一天能很快到来!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齐鲁晚报张刚工作室负责人)
新闻推荐
年,万里回曲阜师范学校指导工作(资料片)。□刘大军年2月,按照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的决定,万里和曲阜师范学校一百多名应届毕业生,来到济宁县南贾村(现济宁市任城区西贾村)洸府河东岸的“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