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玺
37、为躲敌机,半年中四次逃难
1938年11月,我们又暂居小东冫口子姥姥家,小东冫口子有利的条件,就是村小人穷,四周都是港汊河沟,交通极为不便,因之,敌机不会轰炸,敌军也不来侵犯,可说比较太平。又是个亲戚窝子,生活上有诸多方便,可以较长时间地居住下去。可是对我个人来说,也有不少不便之处。主要是我常想念奶奶,希望和奶奶一起生活。再就是我需要上学,不要成为“半瓶醋”,要学点知识,将来好挣饭吃。就是这两个原因,我在冫口子的前两年中,四处逃难。其次数之多,遭遇之奇特,都是我事先想象不到的。
第一个半年,四次奔逃。第一次奔逃,是为了“躲飞机“。我随父母逃到小东冫口子。不久,我想找奶奶,又离开,回到涛雒。可是奶奶也是因“躲飞机”,拖着病体逃到西北山区汪家庄子去了。我又追到汪家庄子。这是我第二次奔逃。第三次奔逃是随奶奶回涛雒,并到复校的涛雒小学上学。第四次奔逃是“敌机”第三次轰炸涛雒,我又逃回小东冫口子。
关于第二次奔逃,是这样开始的。到了子之后,我感到环境陌生,生活孤单,我很想奶奶,常常一个人到村后望着涛雒流泪。父母知道我的心事,就决定送我回涛雒。可是一到涛雒见到爷爷,知道奶奶生病,已由大伯和大哥用车子送到汪家庄子去了。我执意要找奶奶,爷爷答应立即送我去汪家庄子。此时太阳已经偏西,爷爷让父亲赶快回冫口子。他披上了一件大棉袄,拄着一根木棍,领我到十字街口,秤了几斤煎饼,买了一块蟹籽豆腐,向北门外奔去。此时,太阳已经落山,有点上黑影了。天上渐有星星,只是月黑子地,没有亮光。爷爷说:“这条路我很熟,出了王家楼子,直奔望海寺(山),三四个钟头就到了。”他领着我向王家楼子奔去。可是在我们走到王家楼子时,已夜深了,那么一个大村几乎不见灯火,鸦雀无声,猛然近处有家犬狂吠,使我惊心;或是有野猫叫猫,使我寒栗,始终未听到人的声音。出了王家楼子,已伸手不见五指。爷爷说:“望不见望海寺。”路越来越崎岖弯弯,高低不平,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会,爷爷说:“可能走错路了!”
我突然发现前面有灯火,好像有人在前边走路,还有说话的声音。我对爷爷说:“前边好像有人。”爷爷说:“不是人,别说话。”再走一会,我发现有人在前边打手电筒。我又说:“有人打电棒子!”爷爷又说:“不是!”反正在我们前边不时有光亮在一明一灭地,爷爷都说不是有人。我是越走越感到发冷,直打哆嗦,两腿发木,走路似乎不太灵活,只是两脚乱闯。后来走到一个大村子,爷爷说:“这像是潘家洼,在汪家庄子偏西五里。先找个人家歇歇,明天再到汪家庄子吧!”进村后,爷爷拍一家的大门,连喊:“更传!更传!开门!”更传全名叫“张更传”,与我同辈,爷爷曾到过他家。更传开门,惊奇地问:“二爷爷这是从哪里来呀?是躲鬼子吧?”爷爷简单地说明了情况及借宿的想法。他安排我们在厨房的土炕上休息。炕上除了铺着一张破芦席,别没有东西。他似乎对毫无卧具有些为难。爷爷说:“这就很好了,我们多少躺一会,天亮马上走。你去休息吧!”更传走后,爷爷把他的大棉袄脱下来,盖在我和他的身上。两人都以鞋为枕头,我紧贴在爷爷怀里,呼呼大睡了。在爷爷叫醒我时,窗子上已有亮光。我的腮部和两脚奇痒,一堆一堆的疙瘩,爷爷说是被臭虫咬的。我发现包蟹籽豆腐的报纸破了,不知被什么东西吃去了一大半。爷爷说可能被猫偷吃了。我们收拾完了,更传大哥也进来了。我们道了谢,又匆匆忙忙地上了路。上沟下崖,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到了汪家庄子。乡下人起得早,我们一进村,就有些人认出我们是涛雒来的,领我们先到四叔的住处,再由四叔领我们到了奶奶住的地方。
奶奶见到爷爷与我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既惊讶又高兴。我也为见到奶奶而高兴,见到她已起床,并拄着棍儿能在屋里慢慢走动,心里踏实很多。奶奶连问我们闯了一夜的情况,看到我的脸上脚上被臭虫咬起的一片一片的大疙瘩,十分心痛。大娘给我搽了一点酱油,就不太痒了。爷爷和我的到来,很快作为一件新闻在汪家庄子传开。小村姓宋的人户多,各家沾亲带故,在礼貌上,也要与爷爷见见面。来的人中,有四婶子的兄弟,也有三姐未来的公公等。屋小人多,大姐和三姐把我领到她们住的屋中。我问两位姐姐:“怎么奶奶住在牲口棚里边?”大姐说:“是干净房子,不是牲口棚。”三姐反问我:“你怎么知道是牲口棚?”我说:“墙上贴着一张‘槽头兴旺’。”三姐说:“你认识的字可真不少啊!你可不要乱说,让别人听见了不好。”大姐说:“那个房子原来是牲口棚,春节前做了整修,墙用黄泥刷洗一新,也贴上了春联。后来听说我们家要来躲鬼子,牲口用的食槽、用具一律未安排,牛马也未进来过,里边干干净净的。大伯来看房时,有张‘槽头兴旺’被揭,连墙皮被粘掉了,反而不好看,所以剩下了这张未揭。本来我们这间堂屋是给奶奶准备的,可是奶奶喜欢住在那里,说做饭、吃饭、睡觉都在那里,生活方便。”听大姐这么一说,我完全明白了。她并且告诉我,在汪家庄子这一段时间,我的吃住,都跟着大姐。
这天下午,爷爷由大哥陪同赶回涛雒。我到汪家庄子的第四五天,三姐未婚夫的三姐和四妹来看望奶奶,同时邀请大姐和三姐到她们家与她俩同吃同住。她们说:她们家有前后两座院落,前院有堂屋和东、西屋,是三合院,主要人口都住在这里;后院主要有堂屋三间,是姑娘房,清静安适,外人不能进。两位姑娘请求奶奶答应,奶奶感到盛情难却,就答应了。两位姑娘还说:“俺父亲、母亲吩咐,也把小弟弟传玺请来!我们请传玺与大姐同住。”奶奶也答应了。我起初感到不好意思。可是大姐也认为合适,我也就不必当“家夹头”了。
关于第三次奔逃,不是为了躲飞机,而是回涛雒。春节过后,天气转暖,奶奶身体逐渐康复,我们跟随奶奶的一帮又同时回到了涛雒。约在阳历2月上旬,涛雒小学在“汇昌银号”旧址开学。涛雒小学原有的老师有丁伴滨和丁宗海二人,另有属于“抗敌动员委员会”的人员,涛雒籍者有丁履荫(薰南)、丁茗原(丁建),苗家村人丁君谦。我报了四年级下学期,由丁伴滨老师教算术,丁君谦老师教《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丁茗原教体育。我当时的文化程度偏低,因为1937年秋,我只学了三年级上学期功课的大半。其下学期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功课都未学,其他各科的困难不大,而算术方面,“四则题”就未接触过,所谓“应用题”几乎一点都不懂。老师批评我“盲目跳班”。我当时跳过四年上,不是为“跳”而“跳”,是因为日寇入侵,耽误了我们的正常学习时间,按照我的年龄,应当升入四年级下。心想用自己的努力要补上这一年多的损失。可是上课不足两个月,敌机又第三次轰炸涛雒,把海口炸得惨不忍睹,我又逃回冫口子。这是我在半年中的第四次奔逃。也是我开始深层次认识冫口子的一次。
冫口子,我从小就对这个村子怀有感情,主要原因是因为她是我母亲的故乡,我姥姥一直在这里生活,我小的时候常常在这里“走姥姥家”。在我刚刚会坐,略通人性的时候,在涛雒或到冫口子,有的大人或比我大的男女大孩子,总会拉着我的胳膊,一推一拉地唱着(在涛雒也唱):
拉,拉,拉抖柴,请奶奶。
奶奶不在家,请三丫。
三丫在家里磨刀子,割你的耳朵好好的。
有时也唱: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我在长大一点时,每次去姥姥家,总会有一些小朋友与我一起玩。在小东冫口子的居民中,很久以来就有一个传说:在村的东北和西北两角,各有一支大莲叶,在西南角,有一小莲叶,村子本身是一支莲花,由三叶烘托,共祝:“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小朋友们领我在西南角那块沙地上,用指头画“马羔(驹?)”,做法是先画一个二尺见方的大口字,在口子中间画一与四周都有相当距离的小十字,然后用右手食指沿着笔画的一侧连续画以围线,使之形成一个不断重叠、不断增厚的大胖十字。在画的时候,嘴里还要反复唱童谣:
马羔,你上哪儿呀?
俺上南园摘黄瓜。
怎么不给我个吃?
我怕俺娘打我。
不断画,反复唱。直到画满为止。
在那个沙地和靠近小路,有一种类似小红蜻蜓、略小一点的灰色小蜻蜓,我在涛雒和别的村子从未见过。冫口子人叫它作“小油油当当”。它不远飞,一直落在地上。人来了,它稍飞不足两米即落下。小朋友们领着我赶着它飞。一边赶,一边反复唱:
小油油当当,你娘死在官庄上,狗扒了,羊嚼了,敲个当当又活了!
玩得也很开心。
我这次来小东冫口子,对这个小村的认识似乎深入了一步。我觉得这里的人虽由于世代贫穷,没有读书的机会,可是他们勤劳、纯朴、热情、爱国。他们对于日寇侵略中国,特别是对敌机一再轰炸涛雒,莫不义愤填膺。我来之后,每天晚上参加他们自发的操练。操场就是村子中间的场垣。组织操练的是曾在山东保安一旅一支队当过兵的傅小吉。自发参加操练的,大者20余岁,小者八九岁,总共有20余人。从基本动作立正、稍息开始,各种步伐都学。他们还齐唱抗日歌曲,短的有《游击队之歌》《打回老家去》《大刀进行曲》等,长的有《流亡三部曲》等。傅小吉教唱歌严肃认真。冫口子人原来对某些字存在旧读法。如“国”,读作“癸”,与“鬼”同音。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爱国”“救国”不离口,人们也觉得旧的读法有点别扭,就都从新俗,改读“果”了。可是,他们以为凡是“癸”音,一律改读“果”音。于是在傅小吉教《大刀进行曲》时,大家慷慨激昂地唱出:
大刀,向果(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傅小吉发现后,认真纠正了这类错误。
还有的人喜欢调皮,如唱《流亡三部曲》的第一部: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
他们改唱:
我的家,在涛雒南乡,小东庄。
还有更调皮的,改唱《地球歌》。原文作:
地球,地球,区分五大洲。
二十世纪科学最讲究。
请看,先总理,英勇观千秋,推翻满清,实现革命,人人得自由。
歌的原意他们并不很懂,又不全记得,只记得个调子,所以就顺口胡编,为:
地球,地球,区分五大洲。
二十世纪科学最讲究。
请看,小日本,夜夜爬墙头,又偷黄瓜,又偷茄子,还要偷梅豆(亦名豆角,四季豆)。
小东冫口子村虽很小,不足30户人家,可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从军的和参加革命工作的竟有十余位青年,有的还为国捐躯,十分可敬。
新闻推荐
铸诚集团使用的一台挖掘机获得山东省首个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编码。图片来源:山东环境微信公众号环3-FAL00001,7月5日上午,济...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