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洛 今日洛南 今日丹凤 今日商南 今日山阳 今日镇安 今日柞水
地方网 > 陕西 > 商洛市 > 今日丹凤 > 正文

冬至饺子香万家 ■白来勤

来源:西北信息报 2020-12-18 07:43   https://www.yybnet.net/

“冬至到,饺子俏”。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西安,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的饺子卖的都很“俏”。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载,早在南北朝时,“饺子”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天下通食。唐宰相段文昌编的《食经》中也曾有“馄饨、飰食(饺子)……”的记载。其子唐代文学家段成式称“饺子”为“汤中牢丸”。这不难看出“饺子”在当时饮食文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

饺子在古代与“馄饨”混称。唐以后出现的“夹子”“角子”“交子”“饺饵”等则是饺子的词源。据《东京梦华录》载,汴京(开封)的市食有“水晶角儿、煎角子”等;《武林旧事》载“临安市”食诸色角儿;《饮膳正要》中记有“撇列角儿、莳萝角儿”等。后来,因为吃的时间一定要在年三十半夜里动筷子,而这个时辰按旧时天干地支时法是由旧岁跨入新年的子时,于是人们就把“角子”叫做“交子”,久而久之,取其谐音,把“更岁交子”就叫做了“饺子”。过年时吃“饺子”不仅寓意“吉利”,也表示辞旧迎新。

“饺子”名目繁多,唐称“汤中牢丸”,宋谓“角子”,元名“莳萝角儿”。明代学者张自烈曾写有“水饺饵……或谓粉角,北人读如矫,因呼饺饵。”“水饺”名称在清乾隆年间的《调鼎集·西人而食》中才出现,如香芄饺、烧鸽饺、脍鸽蛋饺等十余种。如今南北方的叫法也不相同。北方饺子较大,城市人称水煮的是“水饺”、笼蒸叫“蒸饺”,油煎的叫“锅贴”,东北叫“锅烙”,乡下人称水煮的是“扁食”,笼蒸的叫“蒸角”,甚至渭北咸阳有些地方还将水煮的饺子称“煮馍”的……南方饺子较小,有的地方叫“馄饨”,广东人叫“云吞”,四川人叫“操手”,山东人叫“餫饨”,江西人叫“清汤”。

据考证,明朝以前的饺子,称为“馄饨”。北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就是半圆形的月亮,正是饺子的形状。1986年,在新疆吐鲁番的塔那北区发掘出一座唐代墓葬,出土一个大木碗,里边盛着饺子,仍很完好,其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完全相同。

饺子在制法、食用上也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从饺子皮来看,陕西省有的地方用茶盅扣皮儿,北京人用面杖擀,山西介休、左权、阳城等地则用手捻。从饺子馅来看:有三鲜馅、什锦馅、鱼肉馅、猪肉馅、牛(羊)肉馅、鸡肉馅,还有素馅等。从做法上看:有烫面蒸制法、清水煮制法、,还有热油炸制法、文火煎制法等。《清稗类钞》云:“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汤称之为水饺。”从饺子的形状来看,一般有平边饺(元宝形、相公帽形)、花边饺子(瓦楞形、眉毛形)、花色饺子3种。从吃法上看:北京人喜欢吃“肉丸馅”,天津人喜欢吃“打水馅”,陕西山西人喜欢吃“肉少菜多馅”,东北人喜欢把肉末干煸后再用汤浸泡做馅,内蒙古、黑龙江的达斡尔族人则喜欢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连吃带喝。河南的“金丝穿元宝”、陕西的“银线吊葫芦”、湖北的“龙虎斗”都是饺子与面条同煮共食的雅称。一些大城市的饭店、酒家、宾馆推出的以饺子为主、菜肴为辅的“百饺宴”更是受到欢迎,如西安解放路的“饺子宴”就享誉全国。而在陕西和西安,当地的人们则把饺子这种饮食文化发展到了极致。陕西人把饺子烤着吃,尤其是商洛一带人爱吃烤饺,著名作家贾平凹是陕西丹凤人,他就特别爱吃烤饺,也为烤饺写过不少文章。

在饺子的吃法上,咱们老陕还发明了酸汤水饺。外地人吃饺子一般都是吃干饺,即把饺子煮熟后捞到盘子里,干吃,顶多醮一些醋汁、蒜汁,而老陕们除了干吃,还会“汤吃”,真正吃的是“水饺”。酸汤水饺的做法很讲究很特别,酸汤水饺的关键是酸汤的调制,其调料多达十几种——味精、香菜、芝麻、葱花、酱油、香油等等,但最重要的是醋和辣椒,特别是醋,要放很多,味道首先要突出一个“酸”字。用水或饺子汤调好酸汤后,将煮熟的饺子捞在酸汤的碗里,连吃带喝,味道十分特别。

陕西人对饺子文化的最大贡献当属饺子宴的开发和研制,饺子宴被称为西安饮食之奇葩,曾风靡全国,波及海外。所谓的饺子宴,就是把一道道饺子做成宴席——这些饺子一饺一馅,一饺一味,一饺一形。一桌饺子宴可以是几十道饺子,也可以是上百道;饺子的馅料可以是肉的,也可以是蔬菜类的,还可以是海鲜类。而更多的饺子则是馅和形完全一致,即鸭肉馅的饺子就包成一个小鸭子,核桃馅的就包成一个小核桃,形象逼真,且味道鲜美。更绝的是,每道饺子都还有一个故事或传说,客人边吃饺子,边听服务员讲解饺子的故事,真是一种极大的美食文化享受。比如慈禧珍珠饺子,也就是最小的饺子,饺子只有纽扣大小,但里边却包有各种各样的馅。这种饺子也叫太后火锅饺子。吃时把饺子下在专用的火锅里,而且房间的灯要关掉,仅用火锅下面的蓝色火光照明。因为饺子太小,下到锅里不好捞,要由服务员用小勺子捞起后分给用餐的客人。而且捞几个还有说道——捞一个,就是一帆风顺;两个是好事成双;三个是三六九向上走;十个是十全十美。如果一个也捞不到,则是无忧无虑。

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这当然只是传说,据确切记载,饺子在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但冬至吃饺子祈愿身体康健却是民众的美好愿望。

新闻推荐

全省建成“扫黄打非”进基层站点23466个

本报讯(记者石喻涵实习生王超杰)近年来,陕西省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注重设计、试点先行、典型引路...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冬至饺子香万家 ■白来勤)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