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几位朋友相聚,品茶酌酒间,就说到人的“健康”事儿上来,联系人生,且是感叹多有啊。以往常相聚的几位,今日已是阴阳隔界,再不能相见。论说当年,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大家都有同感:人活得累!身累不说,心累最甚,就是个烦!
这让我想起季羡林独特的“三不”养生法:不煅炼,不挑食,不嘀咕。所谓“不煅炼”,是反对为了煅炼而煅炼,如果将大量时间拿来煅炼身体,那是本末倒置。所谓“不挑食”,就是养成不忌口的饮食习惯,保证各种营养充足,均衡补充身体。所谓“不嘀咕”,就是不抱怨,不背后说人,心态好,“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我以为这位兼容百家,学贯中西的学界泰斗能高寿,主要还在他的“不嘀咕”了。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一个人活得是否了然洒脱,就在这“说”与“不说”上。人间多少事,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惹的。人若活在是非中,心就难得清静了,自然活得就是个烦。“烦”是一种累,其累甚“身累”,我敢说现在许多人的早逝,就是这种“累”惹的祸。
最近读清代笔记小说,读到其中一则,说有一个叫眉公的隐士,居于山中,有客问他,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又问何事最奇,曰:钓因鹤宁,果遣猿收。你钓,有鹤相守于一边。你馋,可遣猿于树上摘鲜果给你吃。这真是动人心魄的胜景。崔永元说,他多年来一直喜欢看的一个节目,就是《动物世界》,原因就是动物世界里没有人。
看来,没有人折腾的世界,其妙处,就是清静。但那是不可能的,再说了,没有了别人,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还谈什么“妙”与“清静”呢?这里要说的是,我们要使自己有一方清静的世界,就得像季羡林那样有一个“不嘀咕”的好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人也就活到了人间无事人的份上了。
文章至此是该结尾了,可这时,我真真切切地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使我无论如何都想把这时的情景与感受写一段作结尾,当然是狗尾续貂了。在我的小院间,夕阳斜晖,晚风动处,绿荫微涌,月季簇簇兀自香……手机响过,我竟不知接。等到叫我的妻子从门前小河边赶到我跟前时,见我在凭窗痴痴地看痴痴地听,她也不说什么了,也同我一样痴痴地看痴痴地听。干什么?我们同时吟出一句诗:“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作者供职单位:陕西省洛南县三要中学)(F)(2)
新闻推荐
夏季清理滑落碎石,冬天铲掉路上积雪。洛南一69岁村民坚持多年义务护路,他说—— “老了还能为村民做些事 我心里舒坦”
义务打扫两公里长的盘山水泥路,刘长青坚持了好多年。首席记者张红中摄在洛南县保安镇文峪村村道上,人们总会看到一名穿着朴素的老人拿着扫帚和铁锨打扫着两公里的盘山水泥路。村民告诉记者...
洛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