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岚)洛南县职教中心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坚持咬住“农”字不放松,融入“三农”办职教,围绕主导产业,探索办学模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先后多次被省、市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兴农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洛南县职教中心是第三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现有在校学生4000余人。近年来,在职业技术学校面临招生危机的形势下,该校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围绕县域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实现专业对接产业,先后开设了现代农艺技术等专业,确定了烤烟技术、蚕丝技术、蔬菜种植、核桃技术等专业方向。在教学模式改革中,采取农学交替、半农半学等方式,实现教学对接岗位,深受学员欢迎。县政府每年还列出职教专款,帮助学校解决实习基地、教学设施、专业教师等问题。县上实施职教资源大整合后,将原隶属于农业局的农技校、农广校、农机校,隶属于人社局的就业培训中心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入职教中心,使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路子拓宽了,学校的招生人数也逐年大幅度增长。
面对涉农专业学员都是家庭主要劳力、很难坚持全日制在校学习、农学矛盾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洛南职教中心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农学交替”活动,把涉农专业办在学员的家门口。学校按照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县11个乡镇设立了烟草、蔬菜、中药材栽培、果树等产业发展基层教学点,送教下乡,许多学员立足家庭产业,采取“半农半学”形式,很快掌握了产业技术,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同时,学校还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镇、村、组,按照产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药材、养牛、养羊、养猪、养鸡等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近3年来,共举办技术短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目前,全县有万余名学员立足家庭资源发展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示范户,在这些示范户的引领下,涌现出一批专业合作社。麻坪镇东方红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635户,有山地示范园500亩,林场300亩,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2000多元。
洛南县每年有10万多人外出打工,但因缺乏技能,只能从事一些重体力、低技能、低收益的工作。为了拓宽办学路子,职教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劳动力转移。先后开展了焊接、电子、服装车工、计算机、饭店服务、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有5万余人通过培训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在5万多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力通讯员陈念锋)近日,记者从洛南县移民办获悉,地处该县以东45公里的灵口镇,按照了“加快陕南移民搬迁,引领城镇跨越发展”的小城镇建设思路,计划分4期安置困难群众632户2528人。目前,已投资...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