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溢
8月11日下午4点,洛南县纪委“书记热线”接到柏峪寺镇薛湾村一群众的电话,反映该村停电导致23家烤烟种植大户停产一天,镇党委书记接访15小时事情还得不到处理。放下电话,县纪委调查组便直奔柏峪寺镇。
“现在,群众有事不是直接上门就是打电话找书记、镇长要求限时办理,我们根本不敢耽搁。否则的话,我们不是受批评就是挨处分。这不,今个忙了一天,刚刚把电通上。就这还是把你们调查组给招来了……”在施工现场督办的镇党委书记严会平得知纪委同志来意后感慨地说。
这是洛南县委前不久出台的《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推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的一个真实小故事。
8月5日,洛南县委召开十八届八次全委会,通过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针对当前全县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人心浮动、精神萎靡、进取心和担当意识淡漠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重申并真正在干部作风和廉政纪律上树立起抓小抓早敲重锤、守住规矩树立正气的新常态,迅速鼓起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谈及出台这个《意见》初衷时,县委常委会决定如此表达。
洛南县委的这个《意见》,从严肃政治纪律正风肃纪、严守规矩从严治党、严明措施狠抓落实三个方面,制定了18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要求,突出强化了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和从严执纪的要求。
“最有力的是把推行‘一线工作法\’作为落实《意见》的抓手,确保重点工作的推进和干部执行力的考量。同时,我们把《意见》落实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位于末位三名的单位及其领导要接受‘百姓问政、机关问效、干部问廉\’,面对群众,力促整改。”洛南县委书记璩泽涛介绍说。
洛南县人寿保险公司一职工前不久在全县“反腐倡廉报告会”会场上,高声接打电话,引起参会干部“聚焦”。会后,该单位领导被纪委约谈,当事人受到了警告处分,分管领导在职工会上作了检讨,有效地教育了干部。类似这样被干部视为“小事”般的会场接打电话、上班聊天、炒股上网等问题,全县先后在17次作风巡查中发现65起,处理78人,释放了强烈的“从小事做起、严格遵章守纪”的信号。也是前一段时间,洛南县纪委给予灵口镇一姓赵的干部党内警告处分。原因在于,这个干部四年前因病转岗后不去单位上班,却在镇敬老院兼职并领取报酬9280元。过去,对转岗退二线的干部不上班或兼职领薪等现象,各级持默许态度。如今,在加大纪律审查约束的新常态下,这些现象得到了严肃处理和迅速纠正,一批在位不谋其政的干部顿然醒悟,迎头赶上。
贯彻《意见》中,为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作、项目和重要指标的顺利推进和完成,洛南县推行了“干部工作到一线、决策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创新成效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督导落实方案。县纪委监察局不但联合督导检查,还对相关单位和人员实施效能问责。目前,他们已开展“一线督查”6次,下发督查通报9期,责令78个单位限期整改。督查组将卫生县城复审督查中发现问题的粮食局、水务局、电力局等单位公开曝光后,一些单位领导还被实施广场问政,确实让他们出了一身汗。
不久前,督查组突击抽查县信访大厅,结果发现县国土局、住建局的驻厅人员不请假离开岗位,县纪委随即对相关人员启动了问责程序。现在像这般比较常见的有力的督查问责,在洛南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新闻推荐
12月2日,法律工作者向小学生讲解宪法知识。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向洛南县四皓代塬村小学赠送了50本宪法知识读本,并邀请法律顾问为小学生讲解宪法知识。本报通讯员刘军峰摄...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