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岚)10月21日,镇安县回乡创业示范基地开园,首批100余家符合条件的创业实体入驻创业示范基地,可直接带动700余人就业,年可实现营销收入2.1亿元,创利税2600万元。这是该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帮助回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创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据刚入驻孵化园的镇安县洛青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业大学生高翰轩介绍,目前入园企业可享受免费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配套、水电补助、网费补助、就业补贴以及创业贷款等,企业的硬件设施和形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商洛市,像这样的协会、园区、基地还有很多。商洛市青年企业家创业协会、商州区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山阳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中心等一大批专为“创客”服务的民间和社团组织不断涌现,唱响了全民创业的主旋律。
据了解,近几年来,随着商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数以万计漂泊在外的打工者回到家乡,当起了“创客”,在创业、创新中演绎着精彩的故事。徐涛是个大学生,2005年大学毕业后去深圳打拼,2013年返乡后搞农产品开发,成立了陕西农佳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利用淘宝网、微博微信和第三方平台,销售家乡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葛根粉等农产品。他说:“商南的绿色农产品资源广,但最闹心的是缺乏品牌效应。我要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把外面的产品引进来,把县内的推出去。”
在洛南县城开办放心早餐公司的大学生创业者刘磊,第二期创业计划已付诸实施,在城区各个主要街道、医院、学校附近设立了营养早餐点,方便了市民购买早餐。刘磊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获得2014年“陕西省大学生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
为了给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创业“舞台”,今年9月,商洛市政府出台了促进就业创业新政策,提出在未来几年内全市至少要建成25个创业孵化基地和50个创业基地,每年整合创业贷款担保基金不少于1000万元,整合贴息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同时,对在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区,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对被认定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镇,给予3万元奖励。
9月15日,商洛市举行首届“十佳创业就业之星”颁奖典礼,表彰的10名“创业就业之星”和6名创业先进个人,覆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复退军人等各类创业群体,他们艰苦创业的典型事迹已成为全市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人生梦想的表率。
新闻推荐
12月8日,洛南县古城镇四联村文化广场头攒动、异常热闹。“灵朱公路复修能不能列入十三五规划?”、“东晋桃园项目能给群众带来啥好处?”、“程湾洛河大桥啥时间能修?”……激情高昂的群众接连发问,接...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