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用在三要镇罗村的发展变化上,更是贴切。近年来,该村在新的两委会班子的开拓创新下,以发展“修大桥,兴产业”为主题,使一个昔日一穷二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提起这些,村民们由衷地说:“吴少珍书记和陈军会主任为我们村的发展操碎了心”。
罗村有400口人,土地面积1900多亩。一直以来,该村村民一直以传统种植为生,长时间都脱不了贫困的帽子,前几年,该村在吴少珍的带领下,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整体要求,迅速加快了村里脱贫致富的步伐。
初期,群众建棚热情高涨,却不能不面对各户耕地不能连片,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缺乏农业技术等实际问题。面对这些困难,村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核心作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群众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为群众带好路、服好务。同时,他们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修建罗村大桥,实行陕南移民搬迁,实行“五项制度”的落实。
面对现在强劲的发展势头,吴书记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载体,做好服务,扩大建好示范园,为促进产业上档次,群众多致富而努力奋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记者相信,在这些实干的村官们的带领下,罗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记者王刚社)
新闻推荐
县委书记璩泽涛陪同市领导检查社区服务中心便民大厅县长王宇鹏陪同省老龄办主任检查指导社区建设工作洛南县民政局班子成员深入到刘涧社区检查指导工作保安仓圣社区热热闹闹过元宵节新修建的洛南...
洛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